別說,咱們的攝影愛好者當中,還真有為數不少的那么一類,他們的設備很專業(yè)—專業(yè)到職業(yè)攝影師、票友乃至攝影家的器材都不如他們的貴。至少俺親自認識的就有那么一兩位,買起器材來一點兒都不含糊。人家絕不錯過任何一款最新最貴的玩意兒,扔個十幾二十萬買一堆鏡頭,就跟俺在樓下小鋪扔個十幾二十塊買幾斤橘子一樣瀟灑。沒辦法,人家就有那么富裕。但,他們對待拍攝的態(tài)度卻并不跟其他攝影愛好者有什么不同,水平也未必高到哪里去。不過呢,因為高檔器材本身就已經讓人羨慕,同時器材優(yōu)勢已經可以讓他們的照片多少表現出一些優(yōu)越性,所以他們往往可以輕易瑟。也不知是不是因此,他們往往會很氣人地說:“唉,攝影有啥啊,不就是堆錢嗎?”唉,什么圈兒都是社會、都是江湖。生活當中的各種勁兒,都能在玩攝影這個事兒上找到映射。別以為玩了攝影就都變成了文藝青年,一個個都跟上流社會似的都優(yōu)雅含蓄起來......放心吧,生活當中的土豪,在玩攝影的時候必然繼續(xù)土豪的。
比方說,現在咱們的領導們也都講究文化品位,也要玩玩藝術了,于是,很多領導們不僅因為工作需要而配備了(或者地方企業(yè)支持了)高級攝影器材,而且到達各目的地都有當地接口部門接送兼導游,作品還經常在當地的各種攝影比賽上獲獎啥的,正可謂德藝雙馨。你瞧,他們走到哪兒都氣派得很,挎著相機指點江山的勁兒都不一樣。都是業(yè)余愛好,可人家天生的起點就更高,你不服嗎?網友們經常很不服不忿地說“發(fā)燒不如大款、大款不如公款”,就是這個理兒?;蛘哒f什么“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爭”,也是這個理兒。理兒就是理兒,放之四海而皆準;玩什么都一樣的,攝影只是小小小意思。
當然,這些跟真實的攝影水平都未必有什么關系。不過,攝影水平哪有那么重要呢。還是那種瑟的感覺更重要一些,對吧。這些人當中頗有些容易瑟得有點過,于是招致大家討厭。但那有什么關系呢,哪個土豪不是自我感覺好得很。
言歸正傳,至少到今天,攝影愛好者還是個比較時尚的稱謂,就跟什么文藝青年似的。
咱國人有個特點,就是什么東西都特容易形成一陣潮流。你不知不覺就發(fā)現自己加入了某個大軍,大軍里都是和你一樣不知為何要加入的人們—好像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在干一個事兒,就會讓每個還沒干過的人害怕自己落伍,就自己也要干一下。至于這事兒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自己真有興趣或者真適合,那再說。總之自己一定要緊跟時勢,要不至于跟別人都長得不一樣。這種荒唐事兒多了。當年也不知道誰先攛掇的打雞血,等打的人多了,多少人連腦子都不過就都跟著去打了......
尤其是那些能顯示身份、地位、“品位”的事兒,那些能讓別人借以對自己進行社會地位評判的事兒,咱越發(fā)擔心自己可能落伍、可能跟不上趟兒—不,不是擔心,而是害怕、恐懼。在咱多么喜歡多么享受被別人重視、贊美、歌頌的同時,咱又是多么恐懼于被別人輕視、鄙視、蔑視啊。咱必須要讓周圍的人都說不出啥來——你會的,我也會,你玩的,我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