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湘西秘史》 浦光寺進(jìn)香(2)

湘西秘史 作者:李懷蓀


大雄寶殿的左邊,建有地藏殿,供有地藏菩薩木雕佛像。大殿的正中,建有一幢木雕的“轉(zhuǎn)輪藏”,上有佛龕八百座。每座佛龕中,都供有一尊木雕佛像。“轉(zhuǎn)輪藏”是活動的,只需一個人便可緩緩?fù)苿樱l(fā)出“隆、隆、隆”的響聲,整個浦陽鎮(zhèn)都可以聽到。大雄寶殿的右邊,建有觀音殿,供有觀音菩薩的金身。每次劉鄔氏來到浦光寺進(jìn)香,都是到大雄寶殿的如來佛前上香之后,便來到觀音殿。湘西的婦人們,不論老少,對觀音菩薩的敬奉,是至為虔誠的。劉鄔氏母女又來到了觀音殿,在正儼法師的引領(lǐng)下,拈香跪拜。當(dāng)劉金蓮跪拜起身,仰望觀音菩薩金身時,特別注意到菩薩的那雙眼睛,還真和自己的眼睛有點(diǎn)兒相似。小雕匠曾對她說,觀音菩薩有一雙丹鳳眼,她也有一雙丹鳳眼。有機(jī)會為觀音菩薩雕像時,眼睛就照著她的眼睛雕。

浦光寺的方丈正儼法師,三十五年前從南岳衡山來到浦光寺。法師禪法精深,一部《壇經(jīng)》講得頭頭是道。劉昌杰的父親,是一位持齋把素的佛門居士。早年,劉昌杰常跟著父親,前來聆聽正儼法師開示。如今,劉昌杰漸漸年歲大了。他并未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佛門居士,只是想從憚悟中求得個清靜,便一部《壇經(jīng)》不離手,試圖從中明心見性。他常到浦光寺晉見正儼法師,清茶一杯,談禪論佛。富甲一方的劉昌杰,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了浦光寺最大的施主。劉鄔氏每次來到浦光寺,都會得到特殊的禮遇。母女在觀音殿上香過后,便由正儼法師請引客堂。剛剛落座,小沙彌便端來了熱氣騰騰的香茶。

“女施主今日光臨小剎,不知有何見教?”正儼問道。

“小女子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劉鄔氏說,“這幾日左眼皮總是跳個不停,小女子為此心神不安,特來請大師點(diǎn)化?!?/p>

正儼頷首說道:“啊!原來如此??磥?,女菩薩是有心結(jié)難解。然解開心結(jié),要靠女菩薩自身的悟性,貧僧是只能點(diǎn)而不能化。”

劉鄔氏說:“請大師明示。”

“既然如此,貧僧就讓二位女菩薩見笑了?!闭齼伴_頭的一句話,似乎就在特別強(qiáng)調(diào)其中的“二位”兩字,還有意無意地看了劉金蓮一眼。他說:“貧僧今日只說這‘懺悔’‘寬容’四字。先說這‘懺悔’:‘懺’,就是改過以前的罪業(yè)。以前所作的惡業(yè)、邪迷、驕誑、嫉妒等罪過,全都懺悔,永不復(fù)起,這就叫‘懺’;‘悔’,就是悔卻將來的過錯。從今天開始,所有的惡業(yè)、邪迷、驕誑、嫉妒等罪過,都明白了,且永遠(yuǎn)將其割斷,再不去做錯事了,這就叫‘悔’。凡夫俗子,因?yàn)樘薇?、太癡呆,做錯了事以后才知道改過,不知道要改過自新,以后永遠(yuǎn)不要再犯,就是因?yàn)樗换谶^,以前所造成的罪業(yè)也就沒有滅,過后,過錯又會萌生。如果說,前罪既沒有滅,后過又繼續(xù)增加,過錯就會愈生愈多、愈積愈深,這怎么能說是‘懺悔’呢?”

聽了正儼的話,劉金蓮禁不住“砰、砰”地心跳起來。這和尚一口一個“邪迷”,莫非講的就是自己?盡管如此,她表面上仍然顯得平靜。在一旁侍立著的桂香,心里卻在暗暗地叫絕。天哪!這和尚講的莫非就是那天晚上小雕匠和小姐的事情?只有靜心聽講的劉鄔氏,被正儼和尚的一番話說得云里霧中。她不明白正儼和尚這番話的意思。是誰人要懺悔?為哪樣要懺悔?

正儼接著說:“貧僧說罷‘懺悔’,再說‘容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的過錯,就像是在草莽之中行走,一不小心,就會被荊棘刺破衣裳。刺破了衣裳怎么辦?若是置若罔聞,繼續(xù)往前走,口子就會越扯越大。只有那被刺破衣裳的人,停下步子,把刺拉開,才能避免扯破更大的口子。荊棘扯破衣裳的事,和人世間所有的事一樣,旁人不能急躁,也不能代替他去做哪樣,要給他時間,相信他自己可以把衣裳上的刺拉開。這就是內(nèi)調(diào)心性、外敬他人;遠(yuǎn)離邪迷,智慧常明。也就是貧僧所要說的‘容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