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把生活看成是一個三面體,這三面分別是存在、行為和擁有。
存在是那種存活著和處于有意識狀態(tài)的基本體驗。這是當我們完全專注于當下,處于全然圓滿與平和狀態(tài)時具有的體驗。
行為是運動和活動。自然的創(chuàng)造性能量遍布萬物眾生,是我們生命力的本源,我們的行為就是從這一能量中涌現(xiàn)出來的。
擁有是跟宇宙中的他人與他物處在某個關(guān)系中。這是一種允許并接受他物和他人進入我們生活、與之和諧共存的能力。
存在、行為與擁有的關(guān)系就像一個三角形,邊與邊之間相互支撐。
(見原書48頁圖片)
他們之間同時共存,并無沖突。
人們常常反方向地對待生活:他們想要擁有更多事物或金錢,為的是去做更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這樣他們就會處于更快樂的存在狀態(tài)中。
冥想的用意卻不同:
通過跟我們的存在接觸和溝通,
來幫助我們集中精神,促進我們的行為表現(xiàn)。
從而深化、拓展和排列我們的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