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字幼趙、定九,號省崖,陜西蒲城人,曾任戶部尚書、直隸總督、協(xié)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出任軍機大臣十七年,是朝廷的重臣,也是一個有責任心、有氣節(jié)的忠臣。
他比林則徐大十五歲,在他面前,林則徐是小字輩。剛開始他并沒有把林則徐放在眼里,因為官場上大大小小的官員太多了。林則徐和王鼎的第一次相識,是在1816年9月林則徐出任江西鄉(xiāng)試副考官的時候,當時王鼎任江西學政。林則徐對待考試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精神,給王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二人真正建立友誼,是林則徐出任江蘇巡撫以后。在江蘇巡撫任上,林則徐為了民族利益倡導禁煙,并取得很大成績,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膽識和勇氣,深深感動了王鼎,從此,二人的交往多了起來,逐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從1837年3月王鼎過七十大壽林則徐送的賀壽詩中,也能看出林則徐對王鼎的敬仰:
梁山華岳早鐘英,世業(yè)青箱舊有名?;睒渖フ剂嘘?,梅花得句兆和羹。觹辰射策摛金管,簜節(jié)掄才握玉衡。合與珂鄉(xiāng)傳盛事,蒲城相箓繼韓城。
林則徐在赴廣州禁煙之前,有許多朋友想為他餞行,但林則徐只參加了一次餞行宴會,而這次餞行宴就是王鼎設的,可見他和林則徐的情誼之深。
林則徐在廣州的禁煙行動以及抗擊英國侵略的行為,得到了王鼎的極力支持??墒?,令王鼎沒有想到的是,道光皇帝竟然將抗敵有功的林則徐革職遣戍,這令王鼎憤慨不平。恰在此時(也就是1841年7月),黃河在河南開封城西南的祥符段決口了,水勢很大,毀壞了護城堤,沖向開封城。加之當時淫雨連綿,水勢日漲,開封城內(nèi)水深數(shù)尺,有的地方達丈余。河南的祥符、陳留、通許、杞縣、太康、鹿邑、睢州、柘城、淮寧及安徽的太和、鳳陽、五河等五府二十三州縣直接受災。當這則消息傳來,京城為之震動。道光皇帝立即部署人力治水,于是派出了大學士、軍機大臣王鼎主持治水。面對重大災情,王鼎二話不說,立即趕往河南。就在他出發(fā)之前,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林則徐。
王鼎為什么會在此時此刻想到林則徐呢?原因有兩點:第一,林則徐是治水能手,在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都從事過水利建設,尤其是在山東、河南兩省治理黃河時,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林則徐心中裝著黎民百姓,責任心強,如果他能來河南與自己一起治水,救災工作一定會順利完成;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王鼎是想趁著留林則徐治水之機,讓林則徐“戴罪立功”以免除遠戍邊疆之苦。
拿定主意后,王鼎立刻向道光皇帝提出建議,讓林則徐趕往河南參與治水。由于災情緊急,道光皇帝來不及多想,很快就批準了王鼎的請求,下了圣旨免除林則徐的遣戍,并讓林則徐趕往河南開封治水。從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鼎和林則徐之間感情深厚、肝膽相照,否則王鼎怎么能想出這樣的好辦法呢?
正當二人欣喜過后,全力以赴搶救水災的時候,他們誰也不會想到,接下來所發(fā)生的一切,不僅會改變王鼎的命運,也會使林則徐的命運再次發(fā)生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