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灣》 第二章(6)

多灣 作者:周瑄璞


午飯后,季瓷揀糧食、磨面、籮面,不干這些的時候,她在織布機上,不在織布機上,她在洗衣裳、補衣裳。她久不繡花了,這樣的生活跟繡花無關(guān)了。偶爾會有人來請她給要出門的閨女繡花,她重又安靜地坐下,用長長的小拇指甲把絲線劈開,一根線能劈成幾根,用一兩天的時間繡出一幅鴛鴦戲水、蜜桃紅嘴、石榴籽在枝頭。人家都說她繡花有竅門,她只在心里笑,哪有啥竅門哩?就是你愿意搭了時間,用心去繡,管它那邊是鍋里水滾了還是火上房了,你只把心力放在一塊巴掌大的綢子上,你的針一旦落在繃子里那片平坦緊致的綢子上,你就當(dāng)它是有生命的了,每一針扎下去都能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響。這要你的心靜下來,全世界只有繡針穿過綢子這一件事。

那棵柿樹已經(jīng)結(jié)果。從秋天就開始賣柿子,先賣懶柿,再賣烘柿,雖然價賤得很,但總是能賣幾個錢。季瓷很快跟婆婆學(xué)會了懶柿子的做法,只用幾天,就把青澀的柿子變成金黃色,硬硬地咬開,有一絲甘甜。她將金黃色的柿子放到籃子里,叫章守信和蒸饃一起拿到集上去賣。

章守信和爹把棉花種在地里,麥子種在地里,芝麻種在地里,煙葉種在地里,菜籽種在地里,蒜種在地里,見天小心疼愛地伺候著,到了時候收回來。婆婆把棉花紡成線,季瓷把線織成布,過上幾十天,章守信趕集賣蒸饃的時候扛上一卷子布,把這卷子布越來越小地來回扛幾天,把錢一點一點拿回家,交給他娘。芝麻、煙葉、菜籽,這些稀罕物,值點錢的東西全部賣掉,攢的雞蛋,拿到集上賣了,臘月里換成銀元,送到葡萄灣常掌柜的家里去。

每年的夏天,于枝蘭都托人送來幾根搟杖黃瓜,或她親自來。打扮得光鮮鮮的,抱著孩子坐在大騾子上,由長工牽著走。于枝蘭的綢緞衣裳嬈得路人的眼幾欲昏花,身上飄著淡淡的奶香。她總是在奶孩子,在懷孩子,在生孩子,她明晃晃白亮亮厚墩墩輕飄飄地坐著大騾子,把路人仰著的目光丟到身后,一路穿過快要收割的麥地,來到季瓷家里,以給她送幾根黃瓜為名,給她拿幾股絲線,幾小塊綢緞,給她的孩子手里塞幾個錢,有時候給他做身衣裳。她堅信那姓章的孩子是她于家的種兒。

這種搟杖黃瓜是他們郭灣的獨有品種,像搟面杖一樣粗一樣直一樣長,籽小肉厚,清甜絕美,跟別的黃瓜味道卓然不同。不知道是他們姓郭的祖先用啥方兒培育出來的,還是老天爺偏愛郭家人,將這神秘的種子降到了潁河這一個打著漩轉(zhuǎn)彎的地方。只有他們村上有這種黃瓜種子,秘不外傳,傳男不傳女,兒子娶媳婦分家另過的時候,老子會送他幾顆黃瓜籽,閨女出門時,當(dāng)娘當(dāng)嬸子的要仔細(xì)搜身查嫁妝,嚴(yán)防閨女把黃瓜籽帶走。其實他們這么做往往多余,郭灣人對黃瓜種子的管理可謂層層把關(guān),每年只有村里最有威信的人才能將那最早開花最早掛果的黃瓜留成種子,到時給每戶按人頭分發(fā)。出色的黃瓜拿到集上會上賣,價比一般黃瓜高,那不就是源源不斷的財源嗎?其他人家種的一律趁嫩就摘,要賣要吃要送戚自便。族人的領(lǐng)袖會在村中檢查,發(fā)現(xiàn)誰家有到時不摘的黃瓜,懲罰之重可能直至將你家逐出郭灣。據(jù)說清代時候,有一個本村閨女不服氣,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立誓將來她出嫁的時候要帶走黃瓜籽。誰也不知她怎么一步步處心積慮地做的,總之人一旦操了那份心,黑天白日里想,就多半會辦到。夏天她婆家地里綻出那種一開放就與別的黃瓜花不同凡響的氣勢的時候,聞到氣息的娘家人糾集一隊人馬趕來,不打不鬧,不吵不喊,沖進(jìn)地里將瓜秧連根拔出,收拾利落,尸首抬回郭灣,剁碎了喂牲口。等到黃瓜采摘時,郭灣人又派壯勞力給這個村上送來一車黃瓜,明說了,這是白送你們的??傊?,希望你們明白,吃黃瓜中,想要種子,萬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