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四”前后求變革(2)

輿論領袖 作者:鮑丹禾


因為和總經理高鳳池在工作上有一些分歧,1920年,張元濟辭去商務經理的職務,改任商務監(jiān)理,不負責具體事務。后來,王云五進入商務印書館,在白話文圖書出版方面作了很多貢獻,而做了監(jiān)理的張元濟,則把更多精力投入他所鐘愛的古籍出版工作。

20世紀20年代,以一家民營出版企業(yè)的力量來做古籍善本收藏和出版的工作,難度是非常大的。在張元濟鍥而不舍的努力下,涵芬樓藏書日漸豐富,出版工作也日見成效。在藏書、出書的過程中,不能不提到傅增湘對張元濟的幫助。

傅增湘,字沅叔,晚號藏園居士,和張元濟一樣,他也是清末的翰林。民國建立后,傅增湘熱衷于古籍的收藏,因為藏有兩本珍貴的《資治通鑒》,他把自己的藏書處稱為“雙鑒樓”。傅增湘歷經多年收了很多善本,以至于王國維說:“此間無書,有則必為沅叔所得,雖書肆不能與之爭?!睆堅獫鸀楹覙翘魰I書,為出版《四部叢刊》等書選目、??睍r,都得到傅增湘的鼎力支持。兩個人一談起挑書、買書的事情,經常通宵達旦都不覺得累,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兩人多年的通信就有三十多萬字,里面都是談看到什么書、什么價、怎么買,或者書怎么印、怎么出版等,別無他言。

為了藏書方便,同時也為了方便普通百姓閱讀更多的書,張元濟在開辦了涵芬樓之外,又開始創(chuàng)辦東方圖書館。原有的涵芬樓是古籍版本庫,而東方圖書館定位為公共圖書館。1921年已經做監(jiān)理的張元濟經董事會同意,用公益基金籌辦東方圖書館,開始撥款四萬元,后幾年又陸續(xù)有一些撥款。東方圖書館于1926年5月開始接待讀者。東方圖書館和涵芬樓的對外開放,體現了張元濟教育惠民的思想。當時很多愛讀書的普通人來到東方圖書館就會有由衷的幸福感,寫下很多筆記后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這時的張元濟即將邁入花甲之年,如果說他多年來編輯印制的《四部叢刊》等古籍為他帶來了很高的聲望,那么他還有一個愿望:影印《四庫全書》。

早在1920年時,張元濟就動過影印《四庫全書》的念頭,因為當時法國要退還庚子賠款,這筆款可以作為影印的費用。北洋政府提議按照原書大小影印,并交給商務印書館做。張元濟為此到北京和朱啟鈐、葉恭綽商議,但后來因為政府要求太高,帶來耗資巨、用時長等問題,最后只能暫時擱置。

1924年,張元濟再次考慮影印《四庫全書》,他和前清內務府協商后,獲準借文淵閣本運往上海。這次的計劃不同于四年前,不是同比大小影印,而是將版式縮小影印,所以成本、工時都可以節(jié)省不少,但即便如此,也得要五年才可以完成。商務印書館就這件事和北洋政府的多個部門商談備案,就要達成協議時,不料當時的總統府秘書廳發(fā)公函,嚴禁《四庫全書》出京。張元濟請老熟人孫寶琦幫忙,也沒起到什么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