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清不僅自己克勤克儉,對家人也要求十分嚴格。新中國成立初期,夫人肖彬定為行政十三級、正處,以后一直沒有被提升過。隨著工作的調(diào)整和調(diào)動,組織部門給公安部黨組寫報告,給一批同志晉級,其中有肖彬的名字。楊奇清閱后把夫人的名字劃去,把晉升的名額讓給其他的同志。肖彬得知后也毫無怨言,總是對孩子說:“現(xiàn)在的條件比戰(zhàn)爭年代好多了,我知足。”楊家子女說,母親深愛著父親,凡是父親作出的決定,母親都無條件服從。
三年困難時期,物質(zhì)相當匱乏,供應緊張。楊清說,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送了一些食油和黃豆給父親,可他堅決不收,硬是堅持退了回去。“我們家一天三頓稀飯。糧食不夠吃,母親就在蒸饅頭時,摻入大量楊樹葉子。蒸出的饅頭味道怪,我不愿意吃。父親就帶頭吃,還咀嚼得特別香,稱其為‘樹葉面包’,在他的感染下,我也吃了起來。”
楊清還記得,父親規(guī)定他們每月開支是十元,包括學校的伙食費和公共汽車費,零花錢兩元。“我穿的衣服都是撿姐姐穿不了的,弟弟撿哥哥穿剩下的。褲子上的補丁破了,再補一層。父親更是以身作則。一件毛衣的兩個袖肘破了,補了又補,一直穿到被抓進監(jiān)獄,又從監(jiān)獄把它帶回家,一直穿到去世?!?/p>
“父親上班路過我上的幼兒園,我總想搭他的車去,他從來不讓,我只好坐園車。姐姐、哥哥在育英小學上學,周末回城,父親不允許專車去接,讓他們搭乘公共汽車回家?!睏钋逭f,父親工作太忙,沒有參加過他們學校召開的家長會,畢業(yè)典禮上也看不到他的身影?!暗牵覀儙讉€孩子的成長過程,每個人的優(yōu)點、缺點和性格,他都了如指掌,常常為我們一個小小的進步,而感到欣慰?!?/p>
楊奇清盡管很忙,但是一有空就同家人打康樂球、撲克。孩子們都記得,父親在家時工作到很晚,他們早就睡了;父親處理完所有應急的文件,還要到地下室去看看在那燒鍋爐的蔡大爺?!安檀鬆斒抢媳本?,解放前拉人力車,生活很苦。父親很愿意和他聊天,掀開被子看看,問寒問暖,詢問生活有何困難,讓蔡大爺十分感動。父親心細,他從蔡大爺那里還了解公安部基層工作的實際狀況,把大事小事都抓到位?!?/p>
在孩子們眼里,父親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有一年,毛澤東主席到湖北視察。楊清記得,父親馬上要陪主席出發(fā)了,但是哥哥和姐姐——一個出麻疹,一個發(fā)燒。“父親已經(jīng)半個多月沒有回家了,秘書告訴父親,建議他回去看看。父親說:‘孩子媽媽在,讓她照看吧。實在是沒有時間回去?!赣H既要照看兩個生病的孩子,又不能耽誤工作,其艱難的程度可想而知。當姐姐和哥哥的病痊愈后,母親累倒了。經(jīng)檢查,醫(yī)生說母親患尿道結(jié)石,需馬上手術。父親不在身邊,我們年齡又太小,誰在她的手術通知書上簽字呢?母親當時疼痛難忍,果斷地對秘書說,你就替老楊把字簽了,出了問題,我自己負責。秘書不情愿地簽了字。隨后,母親被推進手術室,手術做得非常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