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紫荊綻放之初戰(zhàn) 2

我的中國心 作者:鳳凰衛(wèi)視出版中心


魯平:那時候撒切爾聽了這句話,臉一下子就青了,所以后來離開大會堂下臺階的時候,摔了一跤。那時候小平同志就是很堅持把她駁回去了。

第一番交手,雙方各不相讓,鄧小平立場堅定,而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也并不愿意就此退讓。領(lǐng)導人的對峙也帶來了團隊的僵持,中方堅持“主權(quán)問題不予討論”,而英方則拒絕接受中方提出的“主權(quán)移交”等三項議程,整整一年過去,依然沒有達成共識,兩國的正式談判也就無法開始。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英國人開始著急了。

此時距離鄧小平提出的“兩年談判期限”只剩下一年時間。中國方面自有決心毫不退讓,英國人卻不得不考慮時限到了之后自己的處境。一向強硬的撒切爾夫人開始動搖了。

魯平:英國人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理虧,理不在他們那里。所以后來他們也明白,老是這么堅持下去的話,這個談判談不成;談不成的話,對他們沒有好處。畢竟英國還有很龐大的利益在香港。

1983年7月,為了尋找突破口,當時的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悄悄打電話給周南,邀請他到大使館與自己共進午餐。

周南:到7月份的時候,他著急了,就請我吃飯。吃飯之后他說:“議程問題久拖不決,這對談判影響很大,但是我們有我們的難處,希望你們考慮。”(關(guān)于議程)我們中文里很簡單,“主權(quán)的移交”,沒有別的,就5個字;而按照英文的習慣,在主權(quán)前要加一個冠詞“the”。他說加“the”不能接受,因為加了就是肯定了,必須要移交,他們不能在議程上先做肯定;建議把“the”換成“a”,意思是“一個主權(quán)的移交”,希望我們同意。

我一聽這個不對勁,這個“a”沒法翻譯成中文,也不成話,“一個主權(quán)的移交”或是“某個主權(quán)的移交”,都不像話,而且中文根本沒有這個冠詞。當時也來不及開會研究了,我說:“這樣我們?nèi)f難接受。中文里根本沒有這么復雜的問題,英文里的冠詞‘the’‘a(chǎn)’,根據(jù)我對英文文法的理解,可加可不加。你們對‘the’有接受困難,我們也不能接受‘a(chǎn)’,最妥善的辦法就是兩個都不要,上來就是‘transferofsovereignty’(主權(quán)的移交),我認為也符合英國文化,你覺得怎么樣?”他又跟他身邊的一等秘書交頭接耳商量了一下,說可以考慮,我說那就這么定了,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繼續(xù)爭論了,中文不改,英文取消冠詞。這個問題就此達成協(xié)議,接著7月份就開始正式談判。

就在這頓看似平靜的午餐之中,周南以敏捷的思維化解了困擾雙方一年的議程問題,1983年7月,中英香港問題的第二階段談判正式開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