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音的技巧
身為聲音工作者,我發(fā)現(xiàn)比較幸運、快樂的人,通常也都有好聽的聲音:順耳、圓潤、開朗,他們的正面磁場通過聲音而散發(fā)感染力。相反的,是否聽過人家說:“某某人長得很正,但一開口就毀了?”這未必跟他們說話的內(nèi)容有關;即使用儀器掩蓋了內(nèi)容,一般人光憑說話的音質,就足以對陌生人產(chǎn)生許多印象,甚至能預測對方是否會是個好老師或醫(yī)護人員!聲音本身就能夠影響別人對我們的印象,但一般人花不少心思在自己的相貌外表,卻不會花心思在自己的聲音外表,有點可惜。
發(fā)音技巧是一門學問,需要多年的練習才能出師。是否一般人都學得會呢?我請教了身邊的專業(yè)配音員們。
他們說:聲音要好聽,第一個要點就是:“中氣”要足。這跟喉嚨的狀況和呼吸方式有關。舉例來說,你某天打電話給朋友,一聽到他“喂”一聲,就知道他才剛睡醒,因為他的嗓子還沒開,聲音比較沙啞,氣音特別重。建議起床先暖身,用漱口來活動臉部肌肉,并在淋浴時高歌一曲,讓熱水幫助血液循環(huán),讓嗓子自然暖起來。此外,講話前一定要吸足氣,聲音才會有力。許多人因為平時呼吸太淺,聲音容易悶。下次開會前,不妨先緩緩深吸氣再開口,你會發(fā)現(xiàn)聲音比較洪亮,也聽起來比較有自信。
還有一個基本建議,是從電話銷售員學來的:說話時,記得保持微笑!嘴角稍稍向上提,聲音就會變亮,露出一點牙齒,咬字也會比較清楚。這樣說話會給人較友善、開朗的感覺,即使通過電話也感覺得到。三個簡易的步驟,就能夠讓你的聲音更悅耳,給人更好的印象,相信你我都做得到。
導正你的語言
接下來的就比較難了,因為這需要改變個人用字的習慣。
有些人聲音好聽,但如果言詞充滿了負面字眼,粗口連篇或是唉聲嘆氣,也不會給人幸運的感覺。跟這種人相處,很難不受影響,讓自己也變得負面。
在fMRI的即時腦部掃描中,當人看到或聽到NO這個字時,大腦就會分泌數(shù)種不同的壓力荷爾蒙和神經(jīng)遞質。而當我們自己說出負面字眼時,那種效果更明顯。這不但會影響自己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也會讓對方呈現(xiàn)相同的反應,造成溝通言語的負面循環(huán)。所以,如果你想導正自己的思想,建立正向磁場,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語言,避免負面字眼。
對外人的禮貌,對家人更重要
其實亞洲社會已經(jīng)很注重這些細節(jié)。在商場打混久了,應該都知道什么時候說話要婉轉、圓融。問題是,許多人在外面善言得體,對家人卻言詞苛刻,聽起來負面極了。我們可能覺得家人最親近,不需要掩飾,也因為是家人,所以應當能夠理解。不過,人就是人??!無論多親近,都還是會受到情緒影響。況且工作能換,家人卻換不了,所以每天會見面相處的人,更應該用正面的言語對待。
許多否定句,例如“別吵我!”、“不要再看那個節(jié)目了!”、“不要老是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其實是不清楚的命令,因為聽者只知道不要怎樣,卻不一定知道你要他怎樣。若改成:“請把手機放下來”、“我希望你可以看別的節(jié)目”、“我現(xiàn)在很需要清靜”,不僅避免了負面字眼的刺激,也更明確地表達了你“希望”的結果。這一點,對孩子的溝通上尤其重要。
負面字不可能完全移除,“不”也有它溝通的必要性。只希望各位能借此多多注意自己的語言行為,盡可能講正面的話,把消極言語轉為積極言語,把批判改成建設性批評,把“口業(yè)”轉為“口德”。若你這么做,幸運必然更快到來!
最令人傷心的話就是“我愛你,但是……”
最令人窩心的話就是“但是,我愛你……”
——無名氏
tips
好聲音三步驟
1.起床先開嗓。
2.說話時吸足了氣。
3.說話時維持笑容。
(尤其講電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