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紫塞雁門云中開(8)

大同風 作者:聶還貴


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將環(huán)繞北極星周圍的十五顆星星統(tǒng)稱為“紫宮”,或“紫微宮”、“紫微垣”。北京城中建筑紛呈錯落,卻環(huán)繞中軸線鋪陳排列,形成東西對稱呼應的古雅格局,博得一些外國專家學者蹺著大拇指夸贊:地球表面上最偉大的個體工程;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機圖案。

環(huán)繞北京城始建尚有一段美麗傳說:

燕王朱棣削藩稱帝南京城,心卻時常念著北平,打算派人重建一座北京城,劉伯溫便向他舉薦了大將徐達。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克元大都后,徐達以北平為大本營,以大同為前線指揮所,頻頻出擊,掃剿元朝殘余勢力,故而對北平和大同兩城了如指掌。

劉伯溫來到北平對徐達說:“請將軍任射一箭,箭落之處,便是北京城開工營建之所?!?/p>

徐達一聲“遵命”,即彎弓向北,箭矢若飛。

劉伯溫帶人登船,順了大運河一路追蹤。

徐達神箭穿云破霧,飛落如今北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當?shù)貛孜淮筘斨飨仁潜贿@突來的一箭嚇了一跳,后知悉事情原委,便拔出神箭,偷偷插到現(xiàn)今后門橋處。

后門橋跨什剎海而入玉河,始建于元代,初名萬寧橋,后改為單孔石拱橋,俗稱海子橋。因建自俗稱后門的地安門之北,故得名后門橋。

劉伯溫掐指一算,追至南苑,卻不見箭鏃,便找來那些財主質詢。財主們曉得劉伯溫的厲害,豈敢瞞哄,趕忙異口同聲說:只要不在我們這里建京城,您開什么條件都成。

劉伯溫一思忖,隨機應變道:京城可以不在這里建,但建城銀兩須由你們來出。

從西直門城樓開建,直到整座都城竣工,所用銀兩皆嘩嘩啦啦,出自南苑及其他北京當?shù)刎斨髦畮臁?/p>

攻克元大都之后,映入徐達眼簾的城邑呈長方形,版筑夯土墻的城垣豁豁殘破,衣衫襤褸。

徐達當即下令重整北平城垣及其防御設施,并禁約士卒:凡典籍、建筑諸物,皆護之若寶;維穩(wěn)城中秩序,不得侵擾百姓。

修建大都城垣,徐達一是對原夯土做包磚灌漿,強基固體,彰顯宏威與觀瞻;二是廢掉北面原光熙、肅清兩門,并在原大都北城墻以南五里,高筑一道新城墻,強化防范逃往塞北蒙元勢力的可能騷擾。新修城垣仍開兩門,將原安貞門、建德門分別改稱安定門、德勝門;又改東邊的崇仁門為東直門,西邊的和義門為西直門。

朱元璋曾以“萬里長城”溢美徐達,非空穴來風。攻克大都后,徐達即奉命主持修筑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等處關城。“發(fā)燕山等衛(wèi)屯兵……修永平、界嶺等三十二關。洪武六年(1373年),徐達復率諸將北伐,敗元軍于答剌海(今內(nèi)蒙古達來諾爾湖)。還軍后,戍守永平一帶。洪武十一年(1378年),領兵在古北口筑關設防,使其成為拱衛(wèi)北平的重要屏障”;“創(chuàng)建山海關,內(nèi)設山海衛(wèi),領十千戶所,屬北平都指揮使司”。

高筑墻、廣積糧的明朝,集歷代長城修建之大成。整個明朝歷史,即為一部長城貫穿的歷史。明長城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長達數(shù)千公里,呈拱衛(wèi)北京態(tài)勢。居庸關長城屬長城重要關隘,為燕京八景之一。為防元順帝卷土重來,居庸關建起水陸兩道關門,每一關門建有甕城;慕田峪長城傳說是徐達大敗元兵之處;山海關乃長城的起點,且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明洪武十四年(1381),因其倚山傍海,徐達起名山海關。山海關長城聚集萃顯中國古長城之精華,且為衛(wèi)佑北京之人造屏障。

“天設山河,秦筑長城,漢起塞垣,所以別內(nèi)外,異殊俗也?!睆内w國、秦朝到明代,修筑長城皆出于防御心理,防御對象便是游牧民族及其坐騎——馬。這里的馬,不像“楚河漢界”在中國古代象棋里的馬,設個障礙便可絆住馬腿,使之無法前行。馬背民族長鞭一甩,萬馬奔騰,盤亙于崇山峻嶺之上的長城,躍若小橋流水??滴蹙涂闯隽似渲衅凭`,跺了跺腳說:修筑長城,實屬無益。

徐達與大同別有一番情緣,其女兒后來在大同代王府里做了貴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