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與太平軍作戰(zhàn)的湘軍,由左宗棠率領(lǐng)。同治元年(1862)初,朝廷根據(jù)曾國藩的推薦,委任左宗棠為浙江巡撫。夏天,左宗棠調(diào)集大軍,向圍攻衢州的太平軍發(fā)起反攻,迫使太平軍放棄對衢州的包圍。湘軍又會同英、法軍,進攻寧波,六月十五日攻克。曾國藩欣然奏報:“查寧郡一拔,江浙之門戶已開,金陵之機勢漸緊。由是略取東壩,會剿下游,可無單兵之慮?!?但此時太平軍仍在浙江占據(jù)眾多鄉(xiāng)鎮(zhèn)縣城,十幾萬大軍,星羅棋布,對寧波形成包圍,并攻下圍困長達兩年的湖州。
秋天,左宗棠開始從寧波向杭州推進,準備掃蕩浙江境內(nèi)的太平軍據(jù)點。李鴻章派華爾率常勝軍入浙,配合左宗棠。華爾乘輪船到達寧波附近時,聽說慈溪失守,便不入寧波,掉轉(zhuǎn)船頭,直開慈溪。八月二十六日,常勝軍直薄慈溪縣城,城頭的太平軍已嚴陣以待。二十七日,常勝軍架起云梯攻城,矢石槍彈,急如驟雨,華爾在后面督戰(zhàn),胸口被子彈貫穿,部下拼死救回船上。
對于此事,吳煦在介紹常勝軍的文章中,很簡單地寫道:“是年八月華爾為英法提督約往寧波剿賊,因進攻慈溪縣城,中槍陣亡?!钡谒o李鴻章的報告中,則有生動細致的描述:
華爾于抵寧后,聞慈溪復(fù)失,即于二十六日督帶常勝軍駛至半浦,距慈溪二十余里,由陸路策馬進兵。是夜即宿城外之板橋廟。二十七日黎明,親赴城下周歷閱視,指揮兵頭六人率眾登城。該副將在后督隊,正用千里鏡窺看賊勢,不期賊從城上放槍,適中華爾胸脘。子從背出,登時暈倒,為隨從通事扶救回船。其時派令登城之常勝軍已一擁冒煙直上,賊眾紛紛潰敗,被我兵斬擒甚眾,立將慈溪縣城克復(fù)。而華爾受傷回船,自知不救,飛棹回郡。因慈溪守兵太單,復(fù)指調(diào)防寧之常勝軍二百六十名馳赴防守。二十八日,華爾傷重殞命等情。
華爾的靈柩被運回松江,停放在松江府學(xué)宮欞星門甬道旁。李鴻章下令以中國服葬。全城商鋪都停業(yè)志哀,常勝軍全體官兵戴孝三個月。人們在華爾的遺物中,發(fā)現(xiàn)一份江寧地圖,圖上凡交通要道、重要人物居所一百多處及其各距城垣丈尺方位,都詳細列明。可見他說三天打下江寧,并不是隨口吹牛,乃有備而來。
對華爾作蓋棺定論,殊不容易。他參與了中國內(nèi)戰(zhàn),在戰(zhàn)場上殺死不少太平軍,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有人說華爾是萬惡的侵略者、海盜、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這固然沒錯,但作為一個雇傭軍的頭頭,華爾本來就是為金錢而戰(zhàn),他把戰(zhàn)爭看成是一種商業(yè)行為,在他眼里,攻下一座城池,就像商人賣出了一匹布、一擔(dān)米一樣。
一位為左宗棠寫傳記的美國作家說:“很少能有外國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贏得中國人的信任,或者能讓他們以生死相托。他(華爾)的動機純?nèi)皇菫榱送稒C,他的成就創(chuàng)下了紀錄。我們無須為他道歉,只是為他充滿希望的生涯那么快就中斷了而感到遺憾?!?這是一個比較冷靜而客觀的評判。
李鴻章對華爾的死,無疑是感到遺憾的。他因此失去了一條與西方世界聯(lián)系的重要紐帶。初到上海時,他通過華爾接觸到許多西方的新鮮事物,包括軍制、武器、治軍方法等,他因此對現(xiàn)代西方的物質(zhì)文明有了最初的認識。李鴻章這個讀四書五經(jīng)出身的翰林夫子,一夜開竅,固然有他個人稟賦的因素,但華爾的把薪助火,亦功不可沒。甚至可以說,華爾是中國“自強運動”的最初蒙師,如果不早逝,他也許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