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秘的紅雨傘 6(1)

紅雨傘下的謊言 作者:杜秦


第二天早上七點鐘,馬一洛就趕到了公安局。他為那個案子徹夜未眠,到了凌晨終于想明白,尸檢報告出來之前所有的猜測都是徒勞。于是一大早他就跑來上班了。

他是個心里裝不下事的人,因此在一件事情沒有完成之前,總是有超乎常人的熱情和毅力。

負(fù)責(zé)尸檢的是一個資深老法醫(yī),姓黃。他在死亡鑒定上堪稱專家,所以很受同事們的尊敬。盡管他只有五十多歲,但同事們平常都尊稱他為“黃老”。

實際上,他的名字叫黃炳國。

在機關(guān)單位,參加會議的數(shù)量往往能決定一個人地位的高低。說起來黃老參加過的會議比公安局局長還多,小到市區(qū),大到公安系統(tǒng),參加的研討會、報告會數(shù)不勝數(shù)。經(jīng)過媒體的不斷報道,榮譽稱號便鋪天蓋地地向黃老涌來。黃老一下子成了公安局國寶級的人物。

黃老的名氣大了,內(nèi)心就忍不住有些膨脹。有一段時間東奔西走想要調(diào)到省局,結(jié)果陰錯陽差沒有走成。不過這事引起了局長的重視,從此之后對他百般禮遇,生怕這樣一個重量級人物會拂袖而去。

可是但凡專家,性子大都很古怪。不是架子大脾氣暴躁,就是返老還童,做派與年齡不相吻合。黃老占了前者,整個公安局里除了局長,他不買任何人的賬。

馬一洛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進(jìn)入公安局工作,先在派出所干了一年多,幾個月前調(diào)入刑偵第一支隊,算是這里最沒有資歷的人物??伤ㄒ粌?yōu)于別人的便是年輕、干勁足,所以總想在崗位上做出點成績,提升自己的話語權(quán)。

實際上,他的話語權(quán)并不弱。年輕人的優(yōu)點便是腦子靈活,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剛剛畢業(yè)的他初生牛犢不怕虎,敢于在專家面前提出自己獨特的見地。不過,不被采納的情況十之八九。

他早早地來到市局,沒見著黃炳國,卻見到了同樣早到的老王。

老王是刑偵第一支隊的支隊長,也是這起案件的負(fù)責(zé)人。馬一洛和他閑聊了幾句,自然說到案件上。似乎除了聊案情,他們很難找到共同語言。

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和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之間,終究還是橫亙著一條無法逾越的代溝,在案件的分析上便表現(xiàn)得異常鮮明。老王以常理推測案情,馬一洛卻不以為然。他的理由是,常理對于80后、90后的年輕人來說,毫無價值。

兩人彼此交換了看法,誰也沒有確切的論斷。希望只在黃老身上了。

好不容易到了九點多,黃老終于步履蹣跚地來到了公安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