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1)

胡喬木傳 作者:胡喬木傳記編寫組


從起草《文電指示》到組織編寫、發(fā)表《語法修辭講話》

新中國建立初期,胡喬木在緊張繁忙地領(lǐng)導新聞、宣傳工作的同時,還十分關(guān)注語言文字工作。他為漢語的規(guī)范化和文字改革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大貢獻;倡導和支持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進行了有益的試驗。當然,這首先是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shè)事業(yè)的需要,是胡喬木的職責所在。他是政務(wù)院文教委員會的秘書長,1953年又擔任中央文字問題委員會主任、中央語文教學問題委員會主任。同時,也同他本人對語言文字的愛好和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關(guān)心有關(guān)。

一 起草《文電指示》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語言文字工作方面有一件影響全國的大事,就是《人民日報》從1951年6月6日起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連載《語法修辭講話》。這件事,是早在1951年2月1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的《關(guān)于糾正電報、報告、指示、決定中的文字缺點的指示》(以下簡稱《文電指示》)就宣布的。這個《文電指示》,是胡喬木按毛澤東1950年11月22日寫給他的指示信的要求起草、經(jīng)一些同志討論修改、由毛澤東閱改定稿的。

《文電指示》指明:“尚有許多文電,在文字上存在嚴重缺點,必須予以糾正?!薄斑@些缺點之最常見者,有濫用省略、句法不全、交代不明、眉目不清、篇幅冗長五類”。針對這五類缺點,規(guī)定了糾正的五條具體辦法,并宣布了“《人民日報》不久將連載文法講座”的決定。

《文電指示》強調(diào):“中央認為此種文字缺點的糾正,將使我們同志的頭腦趨于精密,工作效能有所提高,故須予以重視,對已存缺點認真地加以改革?!币蟆暗胤娇h委、縣政府以上、軍隊師以上負責干部,至少有一人學會文法,以便負責修正文電字句”。

中共中央于1951年2月1日發(fā)出了這個黨內(nèi)指示。當時胡喬木正在病中。他看到后即于21日給毛澤東寫信,提出公開發(fā)表的建議。2月25日,毛澤東給胡喬木復信,說:“可以印成小本發(fā)給黨內(nèi)外較多的人看,不要在報上發(fā)表,因此件并無給群眾看的必要。而一般文法教育則應(yīng)在報上寫文章及為學校寫文法教科書?!?/p>

二 《語法修辭講話》的組稿和發(fā)表

按照毛澤東上述指示和《文電指示》中宣布的“《人民日報》不久將連載文法講座”的決定,胡喬木即抓緊落實。

關(guān)于《語法修辭講話》的組稿經(jīng)過,《語法修辭講話》的作者呂叔湘后來同記者談過。呂叔湘說:

那是1951年的事。我當時在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書,胡喬木在中宣部,鄧拓是《人民日報》的總編?!?/p>

那時候胡喬木還不認識我。他先找到語言研究所的羅常培所長。羅常培征求了所里同志的意見,認為承擔不了,就回絕了。于是又找到葉圣陶。葉老又找我。當時我母親病故去上海了,大約耽擱了十幾天。當我回到北京,葉老又來和我詳細談:“這是喬木同志的意思”,問我能否擔任。我覺得這事不大好辦。如果要在報上發(fā)表批評文章,那又講什么呢?報刊上登載的文章中什么算語病也沒有個明確的范圍,很難說死。但喬木同志又一定要有這么一個東西。我問葉老是不是可以約喬木同志當面談?wù)?。后來葉老和我去中南海和喬木同志談了一次,……談完后我把這件事情答應(yīng)下來,但提出一個條件:請他和清華大學說一下,我暫時不上課了。還需要有個人同我合作。于是就和清華商量,請朱德熙先生給我?guī)兔?。……朱先生原來擔任的兩門功課減少一門,我的兩門課都停了。又請《人民日報》提供了資料,主要是他們不用的稿子,從中找出毛病比較容易些。另外把我們自己在報刊上看到的材料也搜集起來。我們又請了中文系的一位書記(擔任謄寫工作的人,同現(xiàn)在的書記意思完全不同)利用業(yè)余時間幫我們抄卡片,一共搞了四盒子卡片,沒有一萬張,也有八千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