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面對才是負責的態(tài)度
另一個朋友菲亞與嵐楓的性格截然相反,遇到問題總是能勇敢地面對,并且積極地尋找解決的辦法。
上學的時候,菲亞就是班里最愛問問題的人。每當老師問“還有誰有問題嗎”的時候,菲亞總會舉手。剛開始,連老師都嫌她的問題太多。漸漸地,大家發(fā)現(xiàn),討論問題的過程能帶來更多啟發(fā),很多問題不經(jīng)意之間就會找到答案。于是,“問題大王”菲亞受到了大家的認可,老師也對她刮目相看。
有一次,教授給菲亞論文的分數(shù)很低,而我們看過菲亞的論文后,都覺得她寫得棒極了,大家紛紛猜測,難道是教授給“溫良”的菲亞加了印象分?對自己的論文非常有信心的菲亞決定去找教授問個明白。
有人擔心她這樣做會惹惱教授,甚至影響以后的分數(shù)。但菲亞覺得有問題就要解決,而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問題。所以她最終還是去找教授問了這件事。當然,她這樣做,并不是為了確認老師是否故意給她低分,而是想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交流的結(jié)果讓人大跌眼鏡。原來,低分的原因是菲亞的格式寫錯了,論文的字體和行距都不符合標準。這些都是不被我們重視的細節(jié),教授則認為,不應該在基本的地方出錯,這明顯是粗心,所以扣了她很多分。多虧菲亞的主動,我們才了解到細節(jié)的重要性。
實習的時候,菲亞從沒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不會因為自己只是實習生的身份而唯唯諾諾。每次遇到問題,她都會和對方積極地溝通和討論。
剛開始,帶她的學姐非常不習慣她做事的方式,覺得菲亞是個讓人頭疼的人。其他實習生都很聽話,即使遇到問題,也都會直接呈報上級處理,而她總是提出疑問,并且不斷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學姐認為她做事太較真,所以經(jīng)常故意冷落她。
菲亞明白為什么學姐對她有這樣的態(tài)度,但她并沒有因此而改變,仍然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與做事方式。她認為,面對問題,不主動去想解決方法,只是機械地按照別人的指示去做,這才是違背了實習的初衷。
正式工作后,菲亞還是保持著她一貫的作風,永遠都是實事求是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她與那些總是抱著“鴕鳥”心態(tài)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在職場上非常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