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懷瑾談創(chuàng)業(yè)的理想使命(2)

南懷瑾的商業(yè)智慧 作者:林宏偉


有人問,為什么有的人能力大,實際的收益卻很?。繛槭裁从械娜怂坪鯚o所不知,到頭來卻無所作為?為什么有的人腰纏萬貫,卻沒有相應的社會聲望?答案就是——“缺乏使命感”。沒有使命感的企業(yè)家,在經(jīng)營中只想到“利”,忽視了“義”;只想到“我”,看不到“他”;只想到小,丟失了大;只想到今天,照顧不到明天,因此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混跡,無法在事業(yè)、人生等格局上有新的突破。

在商業(yè)投資上,南懷瑾始終立足長遠。他說,即使是最窮的國家也可以修得成鐵路,有些鐵路遲遲成不了是人為的不肯做、推托。鐵路不是修不成,引用孟子的話說:“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南懷瑾經(jīng)常引用“志心于道義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來形容那些懷有使命感,不為己力,不為私欲,真為天下利益,對于將來個人的有名無名,有功無功毫不考慮的人。

古人云:天下興旺,匹夫有責。不論一個國家,或者社會,乃至企業(yè)、個人,即使再窮,只要有責任心、使命感,都會成為貢獻一己之力的。南懷瑾多次重申投資金溫鐵路公司不是為名為利,是為了使命。他諄諄教導后人在經(jīng)商過程中要始終負有使命感,只要真正為社會、國家設想的,一定做得起來。

帶著“使命”去工作,其實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許多時候,內(nèi)心的格局決定了人生的大局,差異取決于一念間。做人需要責任感,而做企業(yè)則要有一種使命感,有使命感的公司才能煥發(fā)出生機來。否則,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或者為了掙錢而掙錢,企業(yè)很難做大做強。商業(yè)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利潤,公司的責任在于創(chuàng)造財富。只要你有能力追求利潤,創(chuàng)造財富,而又不忘記社會責任,那么公司的聲望自會蒸蒸日上。這是南懷瑾先生的商業(yè)智慧的亮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