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實習,陸虎城認識到,憑他的個人綜合情況和客觀環(huán)境,在廠里很難出人頭地。按部就班,他恐怕得花上十年來等待一個中層干部的位置,還得委屈自己和光同塵,不出什么意外。這一點,他身邊的人也早已做出同樣的結論。他想過另辟蹊徑,這個時候涌起經商熱潮,可是,他一位赤貧的農家子弟,妄想商海弄潮,談何容易。要做出決斷——辭職或者停薪留職,對于一位剛剛工作一年的年輕人,也是一件困難之極的事。陸虎城思前想后,索性斷了念想,抱著一動不如一靜的懶漢信條,君子固貧,安之若素。
作為一位工會干事,他具體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偶爾組織一些簡單、無趣的活動,諸如麻將、籃球、象棋比賽,因為廠里效益開始滑坡,所以一些大型的活動無從談起,結果他變得異樣的清閑,正是因為有了充裕的時間,他得到某種意外的收獲。
首先是讀報。因為時間太多,他能夠從容研究有限的幾份報紙,對于一條簡單的新聞或者某個政府報告,他會從正面反面和側面詳加分析思考,如果自己來寫會如何寫?一位領導同志看見它會是一種什么反應?一個普通群眾又會如何想?為什么一些顯而易見的虛假報道能夠堂而皇之地招搖刊出?它的目的是什么?最初是用來打發(fā)時間的一些胡思亂想,后來卻變成給他帶來快樂享受的一種精神活動。他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地發(fā)掘出自己的樂趣,并能從中得到收獲,如同《象棋的故事》中那位囚犯。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培養(yǎng)出自己對于某些問題的獨立思考和獨特見解,尤其是關于時事,這是一種寶貴的政治智慧。
除了閱讀報紙之外,他還瘋狂地看書。工廠的圖書室就緊鄰他的辦公室,幾個月他就借完了圖書室的幾百冊書,然后乘勝向城里的市圖書館進軍,每隔兩三天就去一次,每次都滿載而歸。他喜歡研究戰(zhàn)爭史,尤其是解放戰(zhàn)爭,他能夠背出雙方的主力部隊及其首長,從研究戰(zhàn)爭入手,他延伸到雙方的經濟、組織、文化等各方面的比較,而最后這些問題,毫無例外地歸結于政治。
這種生活似乎跟從前的大學生活相去無幾,每一天都是如此,都像是前一天的復制,似乎,如果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和轉折,他將沿著這種軌道平緩前行,按部就班地走完他這一生。時代的大潮在辦公室外呼嘯著,但與他無關,他充耳不聞,陸虎城就像武俠小說中那種躲在深山密林里刻苦修煉的無名少年,與世無爭,默默無聞,只是,他是否也會像武俠小說的套路描述那樣,疊遇奇緣,功力蓋世,最終下山亮劍,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