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如果不算離題太遠,我們還要具體地講一點我們對于作者與作品的見解。作品最主要處是誠實。誠實的重要還在題材的新鮮,結構的完整,文字的流麗之上。即是作品需誠實于作者客觀所明了,主觀所體驗的生活。小說的情景即使整個是虛構的,內容的情感卻全得借力于逼真的,體驗過的情感,毫不能用空洞虛假來支持著傷感的“情節(jié)”!所謂誠實并不是作者必須實際的經過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的確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極明了,在感情上極能體驗得出的情景或人性。許多人因是自疚生活方式不新鮮,而故意地選擇了一些特殊浪漫,而自己并不熟識的生活來做題材,然后敲詐自己有限的幻想力去鋪張出自己所沒有的情感,來騙取讀者的同情。這種創(chuàng)造既浪費文字來夸張?zhí)搨蔚那榫昂蛡?,那些認真的讀者要從文藝里充實生活認識人生的,自然要感到十分的不耐煩和失望的。
生活的豐富不在生存方式的種類多與少,如做過學徒,又拉過洋車,去過甘肅又走過云南,卻在客觀的觀察力與主觀的感覺力同時的銳利敏捷,能多面地明了及嘗味所見、所聽、所遇,種種不同的情景;還得理會到人在生活上互相的關系與牽連;固定的與偶然的中間所起戲劇式的變化;最后更得有自己特殊的看法及思想,信仰或哲學。
一個生活豐富者不在客觀的見過若干事物,而在能主觀的激發(fā)很復雜、很不同的情感,和能夠同情于人性的許多方面的人。
所以一個作者,在運用文字的技術學問外,必須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感覺和了解之間,理智上進退有余,情感上橫溢奔放,記憶與幻想交錯相輔,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筆下才現(xiàn)著活力真誠。他的作品才會充實偉大,不受題材或文字的影響,而能持久普遍的動人。
這些道理,讀者比作者當然還要明白點,所以作品的估價永遠操在認真的讀者手里,這也是這個選集不得不印書,獻與它的公正的評判者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