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以個人自治為前提的價值體系與為社會等級秩序所支撐的東方價值體系之間的差異在《斷背山》中通過恩尼斯和杰克間的關(guān)系得以戲劇化。他們的關(guān)系讓我們想起了孟子思想中存在于朋友之間的深刻的“仁”的感覺。巴格爾認為,恩尼斯和杰克之所以會認同彼此,是因為他們都被相似的社會約束—即同性戀關(guān)系的非法性和社會污名—所孤立,而在他們偶而的會面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同性戀者的生存方式”。然而,他們的關(guān)系中存在張力和對立面,他們對成為同性戀者的態(tài)度也有驚人的不同。在恩尼斯看來,社會和道德是相互依存的。他全面地闡釋自己的生活,將自己視為一個群體中的主體,一個具有身體欲望的性別個體??墒?,杰克則看到了個人與社會、主體與個人、社會與性別之間的不同。獨立、財富、地位和外表(或形式)在杰克的生活中具有優(yōu)先權(quán),而家庭、文明、工作和人際關(guān)系是恩尼斯生活的重頭戲。你可以說,恩尼斯關(guān)注的是觀察等級秩序,遵循“義”和“禮”,堅持涉及社會關(guān)系的重要規(guī)則。相反,你也可以說,杰克覺得受到了嚴格的性別和受尊重的角色的壓迫,致力于輕視等級規(guī)則。我們?yōu)榻芸藲g呼,他試圖掙脫這些角色的鐐銬,對于他而言,這些角色是對其個人自治和自由的壓制,而非使之語境化。不過,我們時??梢杂X察,在杰克的自我意識的、西方的個人主義之下,可能存在隱約的、消費主義的權(quán)利感,而這其實并非李安所要強調(diào)的。另一方面,恩尼斯似乎理解,他必須成為一個非西方人才能生存—耐心,遲緩和容忍是非西方的(和古怪的)品質(zhì),它們存在于他的生活中心。他過著一種簡單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中,事物、形象和形式不像它們在杰克的生活中那樣無所不在。杰克以男妓的形式尋找男性同伴,隨后,致命的是,選擇了一個錯誤的人。似乎杰克比恩尼斯更需要性滿足,但對恩尼斯而言,他們的關(guān)系更深切,也更深刻。
正是在恩尼斯這個人物身上,孟子哲學(xué)與科維諾哲學(xué)匯聚在了一起:他代表著一種使人驚愕的性欲觀,它與社會和深層的道德密切相關(guān)。通過恩尼斯,李安賦予了我們一種感覺:如何從“仁”的角度—從語境、文明和道德的角度—去看待性。與恩尼斯不同,杰克似乎不愿意接受一種他的性在其中得到培養(yǎng)的延遲滿足的生活。它不在他的生活中心,而始終處于背景之中,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獲得深度和品質(zhì)。當杰克向恩尼斯坦白說,他曾在其他地方尋求同性之愛后,恩尼斯的哭泣真的非常打動人心,你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感覺:杰克的行為代表著對恩尼斯哲學(xué)的抵制。通過恩尼斯,李安似乎在發(fā)問:為什么滿足感需要是經(jīng)常性的和即刻的,為什么性不能加以培養(yǎng),并得到一以貫之的刈剪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