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氣場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1

氣場修煉術 作者:陳艷軍


我們一聽到“氣場”這個詞,極可能有一種莫名其妙、玄而又玄的感覺,因為我們摸不到它,看不見它,而且很多人都利用它把我們引向形而上學的研究。

其實,“氣場”是現(xiàn)代心理學和交際學的一個研究對象。它不僅不玄,而且可以從科學角度加以理解,如果方法得當,還可以加以提高和培養(yǎng)。

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曹操滅掉袁紹平定北方后,聲威大振。此后,獻帝下詔,曹操由魏公進爵魏王。此時的曹操可謂是春風得意。而這時,匈奴派使者覲見漢天子,使者聽說曹操進封為魏王,就提出要向魏王拜賀。曹操允許之后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氣派,卻又想在外族人面前顯顯威風。想來想去,就叫尚書崔琰做自己的替身接見匈奴使者。崔琰乃漢末名士,在朝野很有聲望,而且崔琰的侄女還是曹操的四子曹植的妻子,曹崔兩家是親家關系。崔琰不但身材魁梧偉岸,而且一把胡須長達四尺,有美髯公之稱。陳壽的《三國志》對崔琰的容貌描述是:“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由此可見其容貌決非一般?!妒勒f新語·容止》一書曾講述此事: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賀,曹操卻扮作侍衛(wèi)模樣,手握鋼刀,挺立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后,曹操派人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說:“魏王俊美,豐采高雅,而榻側捉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由此可見,這位匈奴使者也決非等閑之輩,他能夠通過崔琰表面的“雅”,看到他深層次里的缺陷:威武不足,亦即沒有曹操那種從骨子里透出來的英雄氣概。這話傳到曹操耳朵里后,讓他很是得意。

據(jù)《魏氏春秋》記載:“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fā)。”也就是說曹操雖然個子比較矮,但卻是很有氣場的,不過曹操還是對自己的體貌有些自卑。當時的曹操只看重了外在的儀表容貌,卻忽視了人的內在氣質,和自己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如果你問什么是氣場,心理學家會告訴你,氣場就是感覺,交際學家會告訴你,氣場就是影響力。這兩句話都對,都分開說卻不完整。

兩個人相互接觸,一方總會給另一方某種感覺,即前者身上肯定有什么東西,能夠傳達給對方某種信息。這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理解“氣場”:我們把人們身上的這種東西,這種給別人感覺的東西,稱為氣場。心理學上的氣場就是人們給他人感覺的來源。

而從人際關系學來看,氣場就是用來影響他人的能力或多個人能否和平共處的能力。

從氣場的本質來講,它來源于心理與身體的整體狀態(tài),氣場是人們給他人感覺和影響力的身心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