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楊一清的交往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作者:【日】岡田武彥


雖然王陽明為武宗身邊的佞臣奸邪所苦,但武宗身邊依然有張永、楊一清這樣能夠理解王陽明、對王陽明伸出援手的人。王陽明曾對大學士楊一清表示過敬意,而楊一清也體察到了王陽明的隱退想法。

王陽明作《楊邃庵待隱園次韻》(《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詩五首。楊一清有一座庭園,名為待隱園。王陽明造訪待隱園,會見楊一清,彼此暢談了一番。

楊一清所說的隱居,并非道士的真隱,而是一種隨時準備迎接時機、為國家挺身而出的“大隱”。這樣的“大隱”,也可以說是一種“儒隱”。在這五首詩文中,王陽明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自己對這種“大隱”境界的思慕之情。

“平難心仍在,扶顛力未衰。江湖兵甲滿,吟罷有余思?!钡谌椎暮蟀攵?,尤為展現(xiàn)了王陽明當時的心境。平定時難的雄心依舊在,拯救國難的氣力也未衰,但對長江和鄱陽湖周邊到處都是親征軍的現(xiàn)狀表達了一番感慨。

在第四首詩中,王陽明將楊一清比作謝安,稱贊他即便隱退,民眾們也必定會期待其展現(xiàn)才能。在第五首詩中,王陽明講述自己在待隱園中與楊一清相會,彼此敞開心扉,暢談不已的情景。詩中吟道:

芳園待公隱,屯世待公亭。

花竹深臺榭,風塵暗甲兵。

一身良得計,四海未忘情。

語及艱難際,停杯淚欲傾。

如前所述,正德十四年十一月,王陽明在南昌百姓的歡迎聲中返回了南昌城。返回途中,王陽明曾在鄱陽湖中的小孤山上作《登小孤書壁》(《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詩一首。

“奇觀江海詎為險?世情平地猶多艱。嗚呼!世情平地猶多艱,回瞻北極雙淚潺!”末尾的四句是說,山水雖險,卻可以很輕易地登涉,而塵俗世間雖宛如平地,卻困難多多。最后一句展現(xiàn)了王陽明對北極,也就是天子的忠誠之情。

十一月,王陽明回到南昌,隨后迎來了正德十五年的正月。但此時的王陽明,心中卻感慨萬千。當時,他作《元日霧》《二日雨》和《三日風》(皆出于《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詩三首?!对侦F》一詩將武宗身邊的佞臣比喻為濃霧,暗示佞臣們設計阻撓自己,表達了希望能夠驅散云霧見青天的心境。詩中吟道:

元日昏昏霧塞空,出門咫尺誤西東。

人多失足投坑塹,我亦停車泣路窮。

欲斬蚩尤開白日,還排閶闔拜重瞳。

小臣謾有澄清志,安得扶搖萬里風!

詩文中的“蚩尤”,是傳說中喚起大霧想要阻攔黃帝,卻最終滅亡了的諸侯。在這里,王陽明將其比擬為君側的佞臣,表達了希望能夠斬殺蚩尤,驅散濃霧的愿望。而最后一句則寄語于《莊子?逍遙游》篇中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也表達了希望能夠扶搖而起,肅清君側佞臣的意愿。

而《二日雨》里,王陽明則表達了自己為時世擔憂的憂慮之情;在《三日風》中,表達了王陽明在為戰(zhàn)亂平息后的百姓祈求安福的同時,又掛念親征軍士兵的思鄉(xiāng)之情,希望他們能夠以年飯和濁酒來慰藉自己的心。詩中這樣寫道:

一霧二雨三日風,田家卜歲疑兇豐。

我心惟愿兵甲解,天意豈必斯民窮!

虎旅歸思懷舊土,鑾輿消息望還宮。

春盤濁酒聊自慰,無使戚戚干吾衷。

簡而言之,在這三首詩中,王陽明寄語于霧風雨,吐露了心中的憂世、清澄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