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李宗仁穿著這一身十足“灰布化”的服裝出現(xiàn)在省府大廳與各位高級干部和教授們見面的時候,大家心里不由暗暗吃驚,從此再無人敢私下非議“灰布化”了。
北京大學(xué)教授胡適先生對此大加贊譽:“廣西給我的第二個印象是儉樸的風(fēng)氣,一進了廣西境內(nèi),到處都是所謂‘灰布化’。學(xué)校的學(xué)生、教職員、校長;文武官吏、兵士、民團,都穿灰布的制服,戴灰布的帽子,穿著紐扣絆的黑布鞋子……這種制服的推行,可以省去服裝上的絕大靡費。”
胡適對這種帶紐扣絆的青布圓口鞋更是贊賞:“廣西人的鞋子,尤可供全國效法。中國鞋子的最大缺點在于鞋身太淺,又無紐扣,所以鞋子稍舊了,就太寬了,后跟收不緊,就不起步了。廣西布鞋學(xué)女鞋的辦法,加一條扣帶,扣在一邊,所以鞋子無論新舊,都是便于跑路爬山。”
其實胡適先生有所不知,廣西人穿的這種鞋子乃老帥陸榮廷所發(fā)明,人稱“老帥鞋”,不過由白崇禧推而廣之罷了。
白崇禧決定在廣西破除迷信,把民間所有寺廟的神像全部砸毀,不準(zhǔn)民眾燒香拜佛,這回,李宗仁不得不出面干預(yù)了。
桂林的城隍廟是廣西最大的一座廟,一年四季香火旺盛,每日里燒香拜佛,求財、求官、求子的人絡(luò)繹不絕,據(jù)說還靈驗得很呢。
白崇禧決定下令先打掉桂林的城隍廟,然后在廣西鋪開,砸毀所有的廟宇神像,把空出的廟宇拿來辦學(xué)校和民團的辦公場所。他的砸廟令下達后,立即引起了桂林市民的恐慌。民眾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他們生怕砸了廟,從此遭災(zāi)殃禍。他們公推幾位很有名望又和白家關(guān)系密切的紳士為代表,去白府拜見白崇禧的母親白太夫人,請她出面阻止白崇禧砸毀城隍廟。其中一位和白家沾親帶故的人還特地以此嚇唬老夫人,說砸了城隍廟,白家是要遭報應(yīng)的??!
白老夫人急了,忙召白崇禧前來訓(xùn)斥一番,千萬不要砸廟。白崇禧本是個大孝子,對母親十分孝敬,他安慰了母親大人一番后,便和那幾位民眾代表商談去了。
一位紳士誠惶誠恐地說:“白副總司令,這城隍廟千萬打不得呀,它是我們桂林城池的保護神啊,我們道教尊城隍神為‘剪惡除兇、護國保邦’之神啊,你打了城隍,誰來保護我們桂林的民眾???”
另一位紳士也跟著說:“祭城隍神之習(xí)俗,歷來久矣!遠自唐代以來,郡縣皆祭城隍。明太祖朱元璋還下圣旨規(guī)定各府州縣設(shè)城隍神廟,并加以祭祀。祖宗之法,不可輕廢也!”
白崇禧聽了,哈哈一笑,說:“兩位說的,都對,只有一點你們都錯了!”
兩位紳士不服,便和白崇禧頂撞起來:“我們何錯之有?”
白崇禧笑道:“諸位,你們有所不知,中國古代稱有水環(huán)護的城塹為‘池’,無水環(huán)護的城塹為‘隍’。這是由《周禮》蠟祭八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來的。我們桂林城東北有漓水環(huán)護,西有陽江繞城,南有榕、杉二湖拱衛(wèi),城池固若金湯,乃上天所賜,何須城隍神來守護。桂林這城隍廟有如聾子的耳朵,本來就無須建的,害得百姓勞民傷財,今天把它打掉,乃是上合天意,下符民情之舉。各位無須多言,如因此而蠱惑人心,擾亂社會,那就要按律治罪了!”
幾位紳士被白崇禧說得張口結(jié)舌,頗為狼狽。白崇禧又說道:
“你們不要怕,叫民眾也不要怕。我可以出一張告示貼在城隍廟的墻上,聲明如打了城隍廟,有什么災(zāi)禍發(fā)生的話,完全由我白崇禧一人承當(dāng),與民眾無干。你們可以放心了嗎?”
幾位紳士聽了,雖仍有惶恐之色,但也只得點頭稱是。
白崇禧的告示貼出去了,毀廟行動要執(zhí)行了。他派一位營長親自帶兵去打毀城隍廟里的神像。營長害怕遭神報應(yīng),便令連長去執(zhí)行,連長也怕報應(yīng),便令排長去執(zhí)行。排長不敢再往下推了,他帶著幾十名士兵,手持香燭紙錢,進到城隍廟里,對那些神像一個個跪拜燒香燒紙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