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信仰,不幸福(2)

龍永圖 白巖松:中國,再啟動 作者:龍永圖 白巖松


因此,從養(yǎng)家糊口的角度來說,這不是一個好職業(yè)。為什么還有很多人義無反顧、前赴后繼呢?因為除了工資收入,還會有一些情感和精神的收入,有一種改變的欲望和推進改變之后的小小的、卑微的成就感。當然,現(xiàn)在很多有關系的人都去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都去考國家公務員了。

我每年夏天都會回老家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幾天不關注新聞。那兒的人也不太關注新聞,生活很好,幸福指數(shù)很高。你無力時,要知道有的人可能更無力,怎么去讓那些更無力的人有力,哪怕多點希望。作為職業(yè),這是使命。

因此,做新聞的人,不能人家失望你也失望。那么希望在哪兒?要一點點地推動改變,讓人看到一種希望。我覺得,希望才能支撐人們幸福指數(shù)高一點,往前走。

如果有一天這些信仰不在了,崩盤了,我就不會再干了,但是支撐我的是這些東西,我就可以忍受日常的悲傷、挫折、打擊。因此,每一個人,不管窮還是富,不管年輕還是已經(jīng)衰老,都要給自己的精神找一個支柱,它是最廉價的,但也是最有用的。

內(nèi)心的平靜有時要靠精神去獲得,這個不是阿Q精神,不是安眠藥,你去美國、去德國都需要。德國還有很多具有信仰的流浪漢,他認為人就應該這么活著,我不浪費世界,但是我很幸福,這也是一種信仰。更何況當你有了精神支柱,有可能反過來物質(zhì)的獲得、情感的獲得也會比你想象得要快一點,所以我還是愿意回到最廉價的更公平的能夠獲得的資源——精神。我們每個人最后恐怕都是靠精神活著的。

我跟大學生溝通的時候,很多人問我,說現(xiàn)在的社會不良現(xiàn)象都是“富二代”、拼爹、托關系送禮去打造自己的前程、看相貌等。我就問他,拼父親,起碼還得有父親,我八歲的時候,我父親就去世了,我母親一個人帶大我們哥倆。開個玩笑,我也曾經(jīng)擁有一次當“富二代”的機會,但是我爸沒有珍惜。我們在內(nèi)蒙古偏遠的地方長大,離蘇聯(lián)最近。我在北京沒有一個親戚,我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送過一回禮,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嗎?

我總跟大學生們說這句話:“去相信那些對你們有用的東西,別去信那些沒用的?!闭f我自己的故事,是要讓大家相信,要靠自己的努力,你要變更強,你一定會成為強者??墒橇硪环矫嫖乙仓溃F(xiàn)實中有另外的例子,可是你還得鼓勵年輕人,去信那些該信的東西,因為它能改變你。因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沒法不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

我也愿意相信社會是奔這個方向走,我還是愿意相信我們現(xiàn)在正處在一個時代的轉折點,我們所有的不滿意不是過去糟糕的結論,而是未來更好的開始。因此我們今天對幸福的追問、對公平的追問、對民主的追問是新的好的開始,而不是過去糟糕的結果。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都不信了,社會就會按照另一個邏輯走。因此,我們還是要樂觀的,我覺得還是要去相信那些我們相信的東西。因為你的相信就是推動力。我在最近的節(jié)目當中兩次說過這樣的話:“當你把對方當朋友的時候,最后他真成了朋友。當你把他當敵人的時候,最后他真成了敵人?!币粋€時代也如此。

無信仰,不幸福

每個人的幸福和焦慮與大環(huán)境有關,但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賣豬肉的人用自己夾著瘦肉精的豬肉掙來的錢,興高采烈地出來買了饅頭,沒想到被別人染了色。然后賣了染色饅頭的人,興高采烈地出來去給孩子買奶粉,結果里頭有三聚氰胺。我們每個人都在害別人,而每個人又都是受害者,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怎么去建立一個良性循環(huán)?

我想有三個詞可以概括,那就是公平、民主和信仰(或者叫希望)。

第一,沒有公平就不可能讓大家覺得我可以選擇屬于我自己的生活。不公平就會有憤怒就會有焦慮,用一句形象一點的話來說,我希望全中國人民都成為“富二代”。當所有的人都成了“富二代”的時候,財富就沒那么重要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