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地,與人交談時要敢于和善于同別人進行目光接觸,這是一種禮貌,更重要的是眼睛能幫你說話。如果你希望給對方留下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視他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對方的爭辯中獲勝,那你千萬不要把目光離開,以示堅定。如果你不知道別人為什么看你時,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目光,以便于采取對策。如果你和對方談話時,他漫不經(jīng)心而又做出閉眼的姿勢,你就要知趣暫停,并隨機應(yīng)變。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別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獲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視對方,并輔以淺淡的微笑和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這是常用的溫和而有效的方式。
總之,在交際中,你必須學會從他人的眼神中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這就需要了解眼神的四種組成因素:持續(xù)時間、注視方向、集中度、內(nèi)含的情感。
持續(xù)時間。如眼神注視的時間長稱為“凝視”,如短則稱為“瞥”“瞟”等。一般而言,眼神注視所持續(xù)的時間長表明你對對方較重視,反之則表示不太重視,但也有為掩飾自己的興趣而故意看的時間短甚至不看的情況出現(xiàn)。
注視方向。從行為者與交際對象的位置來看有直視、斜視之分;從行為者與交際對象高度的關(guān)系看有平視、仰視、俯視之分。它們分別含有微妙的心理因素。
集中度。如“全神貫注”地看表示注意力集中,而“漠視”“目光游移不定”等則表示注意力不集中。
一般而言,眼睛表達情感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眼睛周圍臉部肌肉運動。人們在情緒極度激動時,眼睛周圍的肌肉會發(fā)生抽動,觀察這些肌肉的運動情況,就可以幫助人們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
眼皮的開合程度。如瞪大眼睛表示驚愕、憤怒等;眼睛圓睜則表示不滿、疑惑等;瞇縫著眼表示快樂、欣賞等;眨眼表示調(diào)皮、不解等。
瞳孔的某些變化。瞳孔的變化也可以反映出人們的情感的變化,當人們看到新奇東西時或有強烈興趣時,瞳孔會放大。
比如,正常的人看見異性的裸體時,瞳孔會擴大兩倍;據(jù)說,古代波斯珠寶商人出售首飾時,是根據(jù)顧客的瞳孔大小來要價的,如果顧客看到熠熠發(fā)光的寶石、鉆戒等時會有瞳孔擴張的現(xiàn)象,說明他對這件首飾有強烈的興趣,這時,商人就會把價格提高一些;當人饑腸轆轆時會渴求食物,如果此時有美味佳肴呈上,人的瞳孔會放大;當人們面對自己心愛的人時,瞳孔也會放大,因此面容都會比平時美麗些。
另外,在恐怖、緊張、憤怒、喜愛、疼痛等狀態(tài)下,瞳孔都會擴大,而在厭惡、疲倦、煩惱等狀態(tài)下則會縮小。
眼神注視的方向也可以表達情感。斜著眼看人,白眼球增多,表示蔑視、輕視和不快。談話時,以柔和的視線向上看對方,表示尊敬或撒嬌;以柔和的視線向下看,表示慈愛、成熟、穩(wěn)重。
眼神傳遞情感。除了自身內(nèi)在的態(tài)度情感外,眼神還可以顯示雙方關(guān)系的情感,如在人群中兩個人一擠眼便相互心領(lǐng)神會,顯示出雙方關(guān)系親密或表明雙方之間有著某種默契。
眼神能包含的意義有很多,如果一個女子心儀某一個男子,她不需要張口就能將她的愛意通過眼神傳遞給意中人。她要做的,僅僅是面帶微笑,用眼睛親切地看著對方,并且延長目光相接的時間,同時伴有放大的瞳孔和其他細微動作,由此來引起異性的注意和欣喜。
要想在人際交往中,準確把握他人的心理活動以及情緒狀況,就要正確解讀眼睛所傳達的含意,并結(jié)合其他身體語言,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