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樁毛澤東不承認的婚姻 3

毛澤東和他的六位親人 作者:張艾子


1919年10月,長沙發(fā)生了一起反叛包辦婚姻的悲劇。當時,長沙有一家眼鏡店,店主叫趙海樓,有一女叫趙五貞。趙五貞就讀于周南女中,知書達理,善裁縫和刺繡,在婚姻上也有自己的主張。然而,父母聽信媒婆之言,要把她嫁給一個有錢的古齋少老板作填房。趙五貞不順從,于是在出嫁的當天,在花轎上用剪刀切喉自殺。

毛澤東從《大公報》上得知這一慘案后,震動極大。悲劇發(fā)生的第二天,他就寫了《對于趙五貞女士自殺的批評》一文。毛澤東在寫這篇文章時,一定想到了自己的原配夫人羅氏。也是由于父母的包辦,羅氏自18歲進毛家,沒有過上一天真正的夫妻生活,不到三年,羅氏即在婚后的寂寞與孤獨中死去。她和趙五貞一樣,死在封建婚姻的棍棒之下。

毛澤東越想越痛恨封建制度給青年人帶來的痛苦,于是,他懷著對舊婚姻制度的極大義憤,又連續(xù)在《大公報》、《女鐘界》等報刊上發(fā)表了《趙女士的人格問題》、《改革婚制問題》、《婚姻問題敬告男女青年》、《打破媒人制度》、《女子自主問題》等10余篇文章,指出趙女士的死是由于社會、母親、夫家“三面鐵網(wǎng)堅重圍著,求生不能”,“這件事的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敗,社會制度的愚昧”,“思想不能獨立,愛情就不能自由”。

毛澤東深深地知道,自己就是封建舊婚姻制度的受害者,而自己的原配夫人羅氏則和趙五貞小姐一樣,成為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她痛斥媒人說合、父母包辦、八字訂終身的封建舊俗、推崇戀愛神圣時說:“夫婦關(guān)系,完全要以戀愛為中心,余事種種都系附屬?!辈⒎Q贊趙五貞的人格:“不自由,毋寧死。雪一般的刀上面,染上怪紅的鮮血。柑子園塵穢中被血灑滿,頓化作莊嚴的衢。趙女士的人格也隨之涌現(xiàn)出來,頓時光焰萬丈?!彼鲝垖εf式婚姻的反叛應(yīng)當采取斗爭的形式,而不是無謂的自殺。

毛澤東和羅氏短短三年的婚姻,只有形式而沒有實質(zhì),自然他們也沒有孩子。1941年編撰《(湘潭)中湘韶山毛氏四修族譜》時,毛宇居將毛澤東和楊開慧的第三個兒子毛岸龍(遠智)列在羅氏名下承祧。

毛澤東雖然不承認與羅氏的這樁婚事,但他與羅家的親情不但沒有被割舍反而在以后的漫長歲月中得以豐富和升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