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講,“窮忙”是普通人融入社會、走向成功的必經(jīng)階段。很多人感覺在這個公司混不下去,就急忙跳到另一家公司;再混不下去時,再跳。一次次地選擇,一次次地放棄,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又如何能成就事業(yè)呢?有很多時候,機遇就在前方不遠處等待著我們,關鍵是要耐心等待和發(fā)現(xiàn)。
遺憾的是很多人往往因一時的危難無法克服,放棄已有的收獲,改道他行,從而錯失良機。
有個漁夫整日以打魚為生。有一天,他運氣不佳,忙活了一整天,只網(wǎng)到了一條小魚,而且小魚還勸漁夫:“請你放了我吧,看我這么瘦小,也不值錢,你要是把我放回海里,等我長成一條大魚,到那時你再來捉我,不是更劃算嗎?”漁夫說:“小魚啊小魚,你講得挺有道理,你雖然小,但也是忙碌一天的收獲,如果放了你而換取將來不確切的所謂大收獲,那我恐怕就太愚蠢了。”
是啊,大海可不是漁夫自家的池塘,想撈什么就能撈到什么,所以切切實實地珍惜每一分收獲是很重要的,漁夫的回答沒有錯。
在貧困危急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有漁夫的務實。因為現(xiàn)實是未來的基礎,把握住現(xiàn)實,才有可能掌握明天,否則失去了現(xiàn)在,就別指望未來了。
通常,那些高職高薪的人在別人看來很是讓人羨慕,殊不知看起來光彩照人的工作背后,也曾經(jīng)歷過貧寒困苦,也曾為一日三餐而四處奔走。
一位好友在QQ里這樣說過:“以前,我也是名副其實的‘窮忙族’,情緒一度非常消沉,好在我挺過來了。沒錯,生活的壓力是不小,但我們不能因此失去自我,更不能對自我、對人生缺乏長遠的規(guī)劃。”
想生活得更好,物質條件更豐富本身沒有錯,但是有些“窮忙族”只知道忙著去做,而不想該怎么做,不知道思考,工作自然沒有效益。而且常常會被一時的貧困蒙蔽大腦,而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