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笑言對這話一點兒也不惱,反問張不鳴:你想想到底是為人麻煩,還是當狗麻煩?一做了人,就得處理什么人際關系,做了像你這樣的芝麻小官,成天不是怕礙著上級的心,就是怕踩了下級的尾巴,在人縫里鉆來鉆去,見人說話見鬼打卦,生把自己磨成一片紙人,有什么意思?
張不鳴說:聽你這話頭,好像你多有膽量直言不諱似的,其實還不是只跟那些遠在天邊的假想敵斗法?近的你敢惹誰?
于笑言喝得舌頭有點胖,腦子還不糊涂,說:我那叫生存智慧,小人物的生存智慧。我的底線,是真話不一定說盡,假話盡可能不說……可是你呢,為了當這個小官,保這個小官,哪天不說假話?八面溜光的,看見螞蟻都恨不得問聲好,你累不累呀?跟你比,我倒是情愿跟狗搭伴,自由自在。
這通數落,把張不鳴說得無言以對。在市公安局系統(tǒng),張所的謹小慎微是出了名的,有關這方面的典型事跡,也是同事們茶余飯后的笑談。
比如說,有次食堂吃餃子,值班的看守托張所順便帶上半斤。他用飯盒拎著餃子回來,非要像銀行點現鈔一樣,一五一十數給那人看。半斤餃子三十個,數來數去只有二十九,反復數了好幾遍,餃子皮和餡都分了家。
又比如說,張所到鎮(zhèn)上去辦事,碰見個老鄉(xiāng)笑嘻嘻上來打招呼,問他要去哪兒。張所和和氣氣仔仔細細如實相告:先去銀行匯點錢,老娘要過八十大壽;再去糧店買點小米,自個兒胃痛想喝小米南瓜粥;然后到鞋攤上給皮鞋上個掌,這雙鞋穿了好幾年,眼看就要磨通了……行程還沒匯報完,那個老鄉(xiāng)就不對勁了,上來給了張所一個大嘴巴,口中罵道:操你祖宗十八代!我說我的工資怎么老也領不到,原來都被這些穿制服的寄到他媽那兒去了!旁邊的老鄉(xiāng)趕忙來拉,告訴張所這是村里的一個瘋子,出去打工,被人黑了工錢,回到家就瘋掉了。老張聽了,從打算匯走的錢里抽了一張送給瘋子,還教導他說:這位兄弟,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不能隨便問候人家的祖宗。
張不鳴也明白,所里的同事沒有誰認為他是靠本事提拔的,撐死也就是脾氣好,聽招呼,領導喜歡。所以部下們并不太把他當領導對待,三五個人坐在那兒聊天,張不鳴來了,也沒人讓個位子,該說啥只管說,你站多久都沒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