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的關系已陷入僵局?
懷疑并不令人愉快,但卻肯定很荒唐。
—伏爾泰
我的一位鄰居對于社區(qū)里發(fā)生的事情總是有很多意見,其中大多數(shù)意見都是毫無建設性的。在社區(qū)附近有一條單車道的鄉(xiāng)間公路,這條公路通常情況下很少有車輛和行人經(jīng)過,所以我經(jīng)常在這條路上遛我的狗卡利,并解開它脖子上的繩子。一次,我的一位表親來看望我,帶著卡利在公路上散步,就在這時遇到了我的那位鄰居—我們可以稱呼她克拉維茨夫人—她大聲喊道“應該把那只狗拴起來”,然后警告她的孫子說:“離那只狗遠點兒,它會咬人!”當表親把這一切轉(zhuǎn)告我之后,我非常生氣。卡利以前從未咬過人,我真想敲開克拉維茨夫人家的門,告訴她實情。
我覺得我應該解釋一下我對卡利的感情。當我第一次遇到卡利的時候,它正在紐約城的街道上四處流浪。在過去的幾年里,當我身邊深愛的人去世的時候,是卡利陪我一起度過那段悲傷的日子;每當我待在家里的時候,卡利總是尾隨在我身后,寸步不離。有時候它會和孩子們玩摔跤游戲,每當我看到它在追球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傻傻的執(zhí)著,就會哈哈大笑。在遇到卡利之前,我從來不明白人們怎么會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喜歡他們的狗,但是現(xiàn)在我明白了。
當我告訴表親,我打算去找我的鄰居談談的時候,他卻說這不是個好主意。“你想說什么?”他問道。我想了一會兒,意識到自己唯一的目的可能就是想反駁一下克拉維茨夫人,告訴她她完全弄錯了!事實上,這樣做只能暫時發(fā)泄一下我心中的不滿,除此之外,我將一無所獲—而且還可能是火上澆油。我可能會說出這樣的話:“對于卡利,你怎么能撒謊呢?你認識它七年了,它從來沒有咬過人!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實上,我并沒有去找我的鄰居理論,我只是無視她的指責,對她退避三舍,就這樣一切也就煙消云散了。我知道我是對的,她是錯的,但我也知道有時候意見不一致并不一定總是要轉(zhuǎn)變?yōu)闋幊常膊皇撬械臓幊扯家越┚侄娼K。有的分歧只是“別自找麻煩”之類的事情。你和對方造成了僵局,如果你只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話,那么你什么也得不到。
健康的溝通:化敵為友
然而,許多意見不合的情況不像我與克拉維茨夫人那樣,是需要一個解決方法的,因為需要去做一些事情、請求某些事情,或者必須作出某個決定。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問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如果爭論是健康的(也就是說,爭論雙方之間存在著信任感,他們相互之間傾聽對方的觀點,心懷尊敬地對待對方),那么這些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很少會以僵局而告終。如果意見不一致導致了僵局的出現(xiàn),那么這種結(jié)果肯定是暫時的,不會對彼此之間的關系造成任何傷害。
我每天都在與人爭論,你也如此。著名的律師、作者加里·斯彭斯在他的暢銷書《最佳辯護》中寫道:“每個人都想去爭辯。每個人都如此。每個人都需要……我們必須爭辯—去幫助,去警告,去熱愛,去創(chuàng)新,去學習,去享受公平。”我同意上面的觀點,而且我同意斯彭斯先生給予的許多忠告。他指導他的讀者如何在健康的辯論中取勝,比如我在上文中列舉的那個例子。的確,在法庭上(因為我是一名法庭專家,所以我多次出庭)總是有法律條文來保證辯論雙方能夠傾聽對方的觀點(一次只能有一個人說話,每一個字都被記錄下來)、互相尊重、不準中傷對方。雖然這些辯論有時仍然會轉(zhuǎn)變成惡毒的爭吵,但是比日常生活中的爭吵程度要輕得多。如果一方觸犯了規(guī)則,法官通常會終止辯論,并且把違規(guī)方叫到法官席前以示警告。
然而,在通常情況下,當雙方爭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沒有法官會幫助你們改變話題。你也不需要法官,因為有了高效溝通法則,你就具備了有力的工具,它能幫助你使原本已經(jīng)造成僵局,甚至破壞雙方關系的一場惡毒的辯論起死回生,并注入健康的元素。但是在你使用這些工具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這些工具。
消極的爭論:化友為敵
雷和鮑勃是好朋友,他倆偶爾會一起合作。雷是一位公司老板,他雇用鮑勃來設計一個軟件包,然后出售給他的客戶。一個夏日的午后,陽光明媚,他們倆在一起吃燒烤,每個人差不多都喝了六扎啤酒。他們本來是想借這個機會慶祝一下軟件的銷售成功,但是當雷告訴鮑勃他能夠拿到多少錢的時候,氣氛驟然緊張起來。雷發(fā)現(xiàn)鮑勃聽到這個消息后沒有一絲喜悅,因此問他是否有什么不妥。此時此刻,鮑勃覺得很不舒服,因為在此之前他的期望值一直很高,于是他對雷說道:“坦白來講,這不是我所期望的。”
“哦,我很高興你能這樣坦率。”雷說道,“那么你到底期望拿多少呢?”
鮑勃似乎對朋友的冷嘲熱諷有些不悅,于是他直奔主題:“開始的時候,你告訴我能拿到銷售額的10%,但是現(xiàn)在你卻告訴我只能拿到5%。”
“我從來沒有那么說過!”雷幾乎大聲喊道,啤酒從他的嘴里噴了出來。
“你絕對說過。算了吧。如果你沒有許諾給我額外的獎勵,我能連續(xù)整整兩個星期扔下所有的事情不管,一心搞軟件設計嗎?”
“你是說我在撒謊?”
“也不是,或許只是你一時想不起來了。”
“當初我告訴你把咱倆的約定寫成書面文字,但是你卻說沒有那個必要。現(xiàn)在我大概知道你當初為什么那樣說了。”
“我什么都沒有忘,10%就是10%。”
“我說過你能夠拿到利潤的10%,而不是銷售額的10%。”雷一字一句地解釋說,就像在和一個孩子說話。
“雷,你當時不是這么說的。”
“那么你的意思是我在撒謊了?”
讓我們停下來,看看這到底是怎么了。本來兩個人說得好好的,但是情形卻急劇惡化。問題的實質(zhì)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變化。鮑勃和雷爭論了一個又一個回合,每個回合基本上都是在指責對方是錯誤的,而自己一點兒過失都沒有。少啰唆,沒得商量。其實在他們遇到第一個僵局,在第一次爭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時,就應該停下來:
鮑勃:“開始的時候,你告訴我能拿到銷售額的10%,但是現(xiàn)在你卻告訴我只能拿到5%。”
雷:“我從來沒有那么說過!”
鮑勃:“你絕對說過……”
然而,隨著一個又一個回合,爭論也愈演愈烈,兩個朋友都覺得受到了侮辱,同時又去侮辱對方。雷認為對方在說自己是一個騙子。當鮑勃聽到雷說的話時本應該停下來,但是他卻陷入其中,說道:“或許是你忘了。”現(xiàn)在聽起來,似乎像是他在給他的朋友找借口,他很激動?;蛟S這是“我是對的”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但是其中增添了一種更微妙的侮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們從兩人的對話中可以判斷出,雷在無意識地掌控著局勢,他輕易地忘記了自己的許諾。這也是一種中傷—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想要逼迫我—開始的時候很難察覺,因為它太微妙了。再怎么說,這也不算是恭維,只是火上澆油而已。
讓我們一起看一下結(jié)局。當雷聽到鮑勃說是他忘記了的時候,他的反應如何?雷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認為鮑勃是在指責他故意改變了當時的約定,于是他以牙還牙:“我告訴你把咱倆的約定寫成書面文字,但是你卻說沒有那個必要?,F(xiàn)在我大概知道你當時為什么那樣說了。”這樣做,無疑又加深了兩人之間的隔閡。其實鮑勃暗示雷可能忘記了當時的約定,這并不是什么壞主意,但是由于表達時間和方式欠妥,結(jié)果導致了一場惡毒的爭吵。
7個健康的溝通習慣
健康的溝通很重要。如果夫妻之間的溝通是順暢的,那么這樣的爭吵會使他們的感情更近;如果溝通雙方是商業(yè)關系或是其他某種關系,那么一次健康的溝通會使雙方更加尊重和信任對方。健康溝通的7個習慣會讓你成功地實現(xiàn)你的目的。這些習慣就像鍛煉和低脂飲食對心臟病一樣,不僅能使你保持健康,而且還能幫助你避免惡毒的爭吵。
1. 不要總是堅持自己是正確的—一味地堅持己見只能讓對方更加頑固,除此之外,你將一無所獲。
2. 不要侮辱對方或是中傷對方—這樣只會讓人們產(chǎn)生抵觸情緒,更加生氣,也更加苛刻。
3. 選擇合適的時機—注意你的對手是否因為過于生氣、抵觸、勞累或壓力太大而不能接受你。
4. 從不使用絕對化的詞語—如果使用絕對化詞語反駁對方,只會讓對方產(chǎn)生抵觸心理,從而更加固執(zhí)己見。
5. 不要牽扯其他的話題—提及以前的過錯只能使兩個人更加生氣,產(chǎn)生更大的抵觸情緒,對于解決當前的問題沒有絲毫幫助。
6. 不加辯解地傾聽對方—當你產(chǎn)生抵觸情緒的時候,對方會覺得你沒有傾聽他的想法,不能理解他,而他自己也會產(chǎn)生更強的抵觸情緒。
7. 回應你所聽到的話—這是能使爭吵降溫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時能讓對方對你的觀點暢所欲言。
為了能更好地闡述這7個習慣的重要性,讓我們來看一場更為惡毒的爭吵。我在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制作一個紀錄片的時候,認識了金伯莉和賈森。紀錄片的主題是關于爭吵是如何把婚姻推向離婚邊緣的。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金伯莉和賈森家里安裝了自動攝像機,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錄制了他倆長達50多個小時的爭吵。金伯莉是紐約一家早間廣播節(jié)目的主持人,賈森是一位全職父親,他們的女兒克洛伊8歲。因為金伯莉職業(yè)的關系,這個家庭似乎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賈森對于他之前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全職照顧克洛伊這件事總是心存不滿,認為金伯莉?qū)ψ约簽樗驼麄€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并沒有心存感激。
賈森:我整天待在家里,無所事事,忍受了所有的事情、羞辱,所有的事情。
金伯莉:一年前你就可以去工作。
賈森:一年前?真的,在哪兒?
金伯莉:你想要工作的地方。
賈森:哪里?告訴我。
金伯莉:我不知道!
賈森:哦,算了吧,答案女士,告訴我答案!
金伯莉:我對你沒有任何責任,我為什么要對你負責?
賈森:這個問題是你提出來的,很顯然你知道答案。
金伯莉:你閑著沒事干總是發(fā)牢騷。
賈森:我得到了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金伯莉:哦,賈森,你為什么總是覺得別人欠你的呢?
賈森:你肯定知道答案。
金伯莉:不,我不知道,沒有人欠你什么。
賈森:我從來沒說過別人—任何人欠我什么。
金伯莉:那好吧,不要為你自己鳴不平了??蓱z可憐我吧!
賈森:那好,哦,我自找的!
從錄像帶上你可以看到,這時候克洛伊正在深深地嘆息。通過這樣的爭吵能得到什么?有的人可能說,賈森和金伯莉正在發(fā)泄他們心中的怒氣,但事實上,他們后來承認,吵架之后他們覺得比剛開始吵架的時候還要生氣。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他們是如何違背健康溝通的7個習慣的。
1. 不要總是堅持自己是正確的。
金伯莉和賈森吵了一個又一個回合,不斷重復自己的觀點,使得他們之間的僵局更加惡化。賈森認為妻子對他沒有心存感激,特別是在他放棄自己的工作全力支持金伯莉的事業(yè)這件事情上;金伯莉卻認為賈森在夸大事實地發(fā)牢騷—他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如果他愿意的話完全可以去工作。這樣吵來吵去有什么意義?什么意義也沒有。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不止一次地重復自己的觀點,而對方卻沒有問你任何問題,那么你就是在堅持自己是正確的。不管什么時候,當你提高嗓門表達自己的觀點時,產(chǎn)生的效果也是一樣的。當你一味地堅持自己正確的時候,只會增加對方的抵觸情緒,讓他更加固執(zhí)己見,除此之外,你必定會一無所獲。
2. 不要侮辱對方或是中傷對方。
金伯莉指責賈森“閑著沒事發(fā)牢騷”,盡管從表面上來看她不是在中傷他—她沒有說“你是個哭訴者”—但是我知道賈森肯定會認為妻子在中傷自己。后來他告訴我,當他聽到妻子說“不要再為你自己鳴不平了,可憐可憐我吧”,也覺得是一種侮辱。他覺得金伯莉是在說他是一個受難者。當賈森稱呼金伯莉為“答案女士”的時候,他比金伯莉更加直接。可以想象到,金伯莉肯定覺得賈森是在指責她的高傲和不可理喻。
也許你會認為,他們兩人中有一個是對的,但這不是問題的重點。問題的重點是,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我們中傷了對方,只會讓他產(chǎn)生抵觸情緒,更加生氣,也更加堅持己見。
有時候中傷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你說別人傻、愚蠢、自私、不理性這類的話,可想而知,對方一定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再把解決問題當成首要目標,而你們兩個也只會互相侮辱對方。有時候,中傷很微妙。如果你認為對方的觀點是無知的、愚蠢的或是不理性的,我敢保證對方一定會認為你是在說他這個人無知、愚蠢、不理性。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觸即發(fā)的按鈕,這些含蓄的侮辱讓我們很生氣。
3. 選擇合適的時機。
很顯然,夫婦兩人爭吵的時機不對,因為兩個人當時都被憤怒沖昏了頭。即使沒有看到錄像帶,你也能想象得到,當他們聽到對方總是打斷自己的話、總想在爭吵中占上風的時候,當兩人互相中傷的時候,當他們意識到他們是在女兒面前爭吵而仍然停不下來的時候,會是多么生氣。
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倆沒有讓女兒選擇站在哪邊。然而,后來當夫婦倆被問及在克洛伊面前吵架的經(jīng)歷時,兩人都覺得這對克洛伊來說沒有一點兒好處,而女兒在場也使兩人更加抵觸對方。
當你走出家門要去工作的時候,或是忙碌了一天的時候,或是看到對方明顯是在生氣的時候,不要提起可能會引發(fā)爭吵的話題。也許沒有合適的時間,但是你必須認識到一些時機總是比另一些好,有些時候?qū)嵲谑翘愀饬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