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天接過報紙,一個署名“佚名”的人寫了篇《中國還是中國嗎》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內容:仁和公司所操作的杭州灣項目,是把數十萬畝土地完全劃歸了私人領地,將導致大量國有資產的流失和國中之國的出現(xiàn);并對仁和公司短短幾年來資產急劇膨脹是不是合法提出質疑。文章最后寫道:“仁和公司憑借著巨額資金在股市中巧取豪奪,而普通股民損失慘痛。這里面又帶有多少資產罪惡?而我們有關部門能對此熟視無睹嗎?中國還有多少貧困地區(qū)連溫飽還沒解決,而仁和公司短短幾年里就聚斂了幾百億元的資產,這其中又有多少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這還是中國嗎?仁和公司一紙規(guī)劃,竟然把一個面積78平方公里的杭州灣地區(qū)劃歸為其私人領地,豈不是導致一個國中之國的出現(xiàn)?那又有多少國有資產流入了私人的口袋里?”文章措辭激烈,占據了《國經報》的頭版。
羅京天知道這個佚名是國家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秶泩蟆吩陬^版發(fā)表這篇文章必有上層的支持。
電話鈴聲響了,穆楊接起電話,是任天哲打來的。羅京天接過電話,任天哲的聲音帶著焦慮:“羅總,有人把杭州灣規(guī)劃捅到內參上去了。”
“主要說了些什么?”羅京天克制著自己的情緒,此時他不能有絲毫的驚慌,許多人都在看著他。
“主要內容是:仁和公司操縱股市,非法聚斂資產。杭州灣項目是仁和公司強占國家土地,賣到國外,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知道是什么人寫的嗎?”
“現(xiàn)在還不太清楚,據說與孫天毅有關。”
孫天毅!順從天意?難道他就是天意?不順從就是大逆不道?羅京天冷笑一聲,掛掉了電話,抬頭對穆楊道:“你把信息部王得發(fā)叫來。”
王得發(fā)其貌不揚,沉默寡言,一個40歲出頭的中年人。原來他開了家私人偵探所,后因接受了一起婚外情調查的案子,得罪了一位高層人物受到了指控,幸虧羅京天出面擺平了此事。王得發(fā)交際極廣,為人講義氣,結交了三教九流的朋友。羅京天把他任命為公司信息部的經理。信息部負責收集政界、經濟界各方面的情報,并對關注的上市公司實際經營狀態(tài)以及內部高層管理人員的私人生活進行調查。信息部100多位編外人員散布在各個領域,但這些人都掌握在王得發(fā)的手中。
一會兒王得發(fā)推門進來,羅京天把桌上的報紙遞給了他:“去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背后有什么人在指使。尤其要調查一下天意公司和那個孫天毅的動向。”
王得發(fā)接過報紙,點點頭出去了。羅京天打開電腦,各大網站都對《國經報》那篇文章作了轉載,網民們對仁和公司一片辱罵聲,他羅京天被罵成吸血鬼、賣國賊、新世紀的李鴻章。看來他的對手早有準備,調動了各方面的力量想置他于死地。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兵來將擋,沒什么可害怕的。商場本就是戰(zhàn)場,要想在這個圈子里混,就得敢于去面對一切。大丈夫立言,立行,立業(yè),為天下人難為之事,這是羅京天的信條。盡管眼前黑云壓城,只要敢于去面對,就能撥開云霧見青天。壓力激發(fā)起羅京天的全部斗志,他就像一條眼鏡蛇,臥在草叢中準備著最后一擊。
羅京天沉思著,穆楊走了過來:“羅總,羅晴的電話,您接嗎?”
“哪個羅晴?”
“富豪山莊的經理。”
是她?她來電話有什么事?羅京天拿起電話,作輕松狀:“羅大經理,怎么想起給我電話了?”
“我有急事找你,電話里說不清楚,中午有時間嗎?”
“國貿大廈二樓有家咖啡廳,我在那里等你。”
“好的,我半個小時后到。”羅晴急促地掛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