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莊村北的文廟,供奉的是孔子的學(xué)生閔子騫。閔子騫隨孔子周游列國,看到這里一馬平川、地勢開闊、綠樹成蔭,便留下來在這里講學(xué)。為紀(jì)念這位圣賢,村人在村北修建了閔子騫廟,幾千年香火不斷。
“文革”時,破舊立新,外村的廟宇幾乎都被拆了,只有木莊的文廟被保留下來。文廟沒有被拆,要歸功于何長山娘。為了保住文廟,何長山娘帶領(lǐng)村里的一群老太太日夜守在廟里,革命小將一到,何長山娘就指揮老太太們躺在廟前又哭又鬧,擺出一副不怕死的架勢。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太太,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小將們氣得干瞪眼,沒辦法。僵持了一個月,小將們垂頭喪氣地撤了。
木莊由于文廟的潤澤,顯得人杰地靈。木莊的土地,沙性大,不耐旱,莊稼要比外村的多澆兩三次水,可糧食產(chǎn)量卻比外村一點也不少,生產(chǎn)隊的工值也比外村高。木莊人干活舍得下力氣,在生產(chǎn)隊干活,很少磨洋工。木莊人抱團(tuán),村里人之間吵吵鬧鬧沒事,外村人欺負(fù)木莊人就不行了。在村內(nèi)吵嚷過的人,遇到外村人找碴兒,馬上就會像親兄弟似的與外村人拼命。木莊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娶妻要娶牽?;?,嫁人就嫁牽牛郎”,這是方圓幾十里都知道的一句話,這句話說的就是木莊人。這句話到底從何而起,誰也說不清了。可這句話的意思,木莊老少都能念叨上來:木莊的閨女像牽牛花一樣漂亮,木莊的男人像牛郎一樣敦厚。因了這句話,木莊的閨女一般都不愿意出村,外村的閨女們也都愿意嫁到木莊來。木莊這種進(jìn)多出少的局面,讓木莊的關(guān)系變得像牽?;粯?,你串著我,我串著你,鄉(xiāng)親們之間的輩分也亂了套。木莊十字街有個供銷社,是周圍幾個村最大的,鄰村的閨女們經(jīng)常到木莊的供銷社買東西。淘氣的娃娃們一看到外村的閨女,就跟在屁股后面喊:外村的閨女別著急,木莊的小伙等著你。
珍珍是木莊的一枝花。她如果不和何長山不清楚,不定有多少男人踮著腳等著娶她呢。珍珍模樣俊秀,眼睛澄靈,身材高挑,不胖不瘦,能寫會算,賬口清楚,與她二哥不相上下,是村里少有的力量人。力量這個詞分量重,一般的女子擔(dān)不起。稍微過一點,就成了強(qiáng)勢,少了女人味兒,成了半匹牛。珍珍既有男人的剛性,又不缺乏女人的柔媚。她話語不多,能說到點上,該張揚(yáng)的時候,有理有節(jié),寸步不讓;該收手時,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而且收得云淡風(fēng)輕、不留痕跡。
都說漂亮的女人容易遭人嫉妒,珍珍的人緣卻特別好,村里的女人們都愿意圍著她轉(zhuǎn)。珍珍是村里有名的“八哥”,她最擅長夸人,尤其擅長夸女人和孩子?!翱淙恕笨刹皇莻€簡單事兒,不是誰都能夸的,夸不好就成了費勁不落好,給人溜屁股溝子反被躥了一嘴稀。有的人心嘴不一,夸得假兮兮的,就有了諷刺的意味,讓聽的人不舒服。珍珍夸人,夸得巧妙。比如說,她看到某家的小孩,從來不會直接去夸小孩聰明伶俐,而是摸一把小孩的頭,嬉笑著說,你這個小鬼頭,你這個小人精兒?!叭司边@個詞兒在木莊可不是貶義,它是一種迂回的贊美。被摸頭的小人精兒或許并不領(lǐng)情,有的還會頑皮地扮個鬼臉兒或吐吐舌頭,而一旁站著的大人臉上就會露出燦爛的笑容,為自己的孩子是“小人精兒”高興。又比如夸一個女人長得俊,她也從不直接說俊,而是拐著彎先問人家,最近有啥好事呀?聽得女人摸不著頭腦,自然會說,沒有呀,能有啥好事呀?珍珍就說,沒啥好事,為啥臉像一朵花呀?于是被夸的女子,臉就真的笑成一朵花了。雖然嘴上說,我哪像花呀?但心里的花兒已經(jīng)燦爛地開放了。心花一開,臉自然就顯得俊俏了,于是珍珍的“夸”也就名副其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