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o Name”:西安第一支朋克樂隊依然存在(1)

昨日不辭而別:廢都搖滾記憶1990-2014 作者:錘子


前段時間發(fā)生了一件事,讓我確信80后確實老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一群朋友在我家聚會——無非就是喝喝酒聽聽音樂聊聊天什么的,如果能有個飯局就更好了,遺憾的是我不會做飯,出去吃又沒有家里的溫馨感,于是他們都吃過飯從家里趕過來。還有幾個90后,我們邊喝酒邊聊天,聊搖滾樂,聊喜歡的樂隊,并互相推薦歌曲,同時感嘆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資源發(fā)達(dá),幾乎所有你想聽的樂隊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解決,重要的是,多數(shù)免費。這和之前可不一樣,要想聽到更多的搖滾樂,只能帶著積攢了幾個月的生活費去買打口帶,買回來還得自己修好才能聽。聊到打口帶,我們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沉醉在十幾年前的打口生涯中,幾個90后完全聽蒙了,完全無法想象搖滾資源竟然有過如此貧乏的時期。

猛然間,我感覺自己像是從一個時代走進(jìn)另一個時代的老人。

酒過三巡,該聊的也聊完了,該聽的也聽完了,我們看時間尚早,就找了一部中國搖滾紀(jì)錄片來看,片子是張揚(yáng)和他姐姐羅拉拍的《后革命時代》,在我看來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好的搖滾電影。第一次看是2004年,朋友從北京幫我刻了一張,還收了我五塊錢,說什么兄弟歸兄弟、生意歸生意之類的廢話。

影片剛開始不到十分鐘,畫面上出現(xiàn)了幾個Old School打扮的朋克青年,留著雞冠頭,臉上打著釘,穿著全是釘子的大皮婁子。幾個90后看了看,問我們:這是什么呀?我感到驚訝,告訴他們:那兩年的Old School朋克全是這種打扮。他們驚訝地說:原來以前的朋克這么土啊,現(xiàn)在誰還這么穿啊。

猛然間,我又一次感覺自己像是從一個時代走進(jìn)另一個時代的老人。

其實我從沒有認(rèn)為這種打扮會過時,即使聽過幾個90后的感嘆也不這么認(rèn)為。他們一般把兩邊的頭發(fā)剃光或者剃成有象征意義的圖案,露出青色的頭皮,在中間梳起10-30厘米的雞冠頭,穿上磨出窟窿、用丙烯畫滿骷髏或其他圖案的牛仔裝和皮衣,有時候則縫上幾片豹紋布,再有時候則是把大量的金屬釘子釘在衣服上,T恤一定是破爛的或者大領(lǐng)口,女人則把褲襪抽絲,眼影、嘴唇和指甲都是黑色的,脖子上、手上戴著鑲釘子的皮環(huán),臉上穿洞掛環(huán)……

恍惚中,我突然意識到,這種打扮確實消失多年了,他們沒見過很正常。

這種打扮隨著1998年年底西安第一支朋克樂隊“憤怒的旁觀者”成立到來,2005年開始走下坡路,止于2006年。后來主唱姚睿把樂隊更名為“妖蕊”。此后的很多年,我聽到有人說,姚睿沒有大紅大紫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實際上,姚睿在新世紀(jì)的開始,已經(jīng)大紅大紫了。因為他組建了西安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朋克樂隊,那個時候,朋克是比其他風(fēng)格時髦的東西——時裝的時髦。

更多的人開始受影響,從聽眾發(fā)展成樂手,從音樂過渡到服飾——或者相反。現(xiàn)在回想起來,有一段時間,姚睿在享受西安朋克第一人的稱謂。我對排名沒有概念,且這個“第一人”如果不是姚睿也會是其他人。隨后,朋克樂隊開始增多,人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是“潛”和第一支女子朋克樂隊“冰淇淋格子”,大量的演出使得他們積累了大量的歌迷,這使得“妖蕊”不再孤單,西安朋克樂隊有了自己的圈子。飛揚(yáng)跋扈的朋克精神與音樂風(fēng)格讓他們與其他風(fēng)格的樂隊產(chǎn)生了嚴(yán)重的矛盾,尤其是與金屬樂隊,以至于他們最終與金屬劃清了界限。在那段時間里,朋克與金屬水火不容,由相互看不慣升級成捍衛(wèi)音樂的戰(zhàn)役,這已經(jīng)不是個人的事了,而是搖滾樂的事。遺憾的是朋克青年普遍偏瘦,金屬青年身體壯實,實力懸殊太大,朋克吃了不少敗仗,毫無驕傲可言,樂迷看清了戰(zhàn)局,漸漸地都朝金屬轉(zhuǎn)移。

這些事情后來被人口口相傳,成為越來越多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