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俊的外圍馬投注點并沒有名字,馬迷們叫它達鑫樓。達鑫樓的得名,是因為投注點所在地是一幢舊的四層建筑,外面掛的招牌是四個字:達鑫酒樓。酒樓的一、二、三層都是酒樓店面,四樓是辦公室,達鑫餐飲有限公司所在地。
由此可知,這間達鑫酒樓其實只不過是一種掩護,最大的生意是賭外圍馬。
一般酒樓,廚房都被安排在一樓,可達鑫酒樓卻將廚房安排在二樓。而廚房之外的另外空間全部被安排成了單間,單間和廚房之間有一條很奇怪的走道,一般人可能認為走進的是廚房,也確實可以走進廚房,還有人會誤認為進入的是洗手間,事實上,它也確實通往二樓的洗手間。如果繼續(xù)往前鉆的話,會發(fā)現(xiàn)走道在某個不引人注目之處接上了一條向下的樓梯,就算有人闖進了這里,也會誤以為是通往一樓的后門。實際上,這間酒樓根本就沒有后門,這個樓梯通向的是地下室。地下一層才是真正的外圍馬投注站。
馮萬樽答應(yīng)和陳士俊合作后,從他那里拿了一筆錢,開始了投注系統(tǒng)的建立工作。這項工作對于馮萬樽來說,難度不是太大。陳士俊畢竟只有一個地下投注點,雖說比馬會授權(quán)的投注點略大一些,也還只是兩臺自動投注機和兩臺電腦的規(guī)模。之所以設(shè)兩臺自動投注機,是考慮到有些馬迷并不想經(jīng)過人工操作,更樂于相信電腦。但也有些老派的馬迷不太喜歡非?,F(xiàn)代化的機器,甚至完全不會操作電腦,所以,還得為他們準備兩臺電腦,安排兩個人在電腦前接受投注。這兩臺自動投注機和兩臺電腦必須和一臺打印機相連,馬迷投注后,打印機直接打出馬票。馮萬樽的工作就是設(shè)計一套程序,使得這些機器能夠成為一個整體。
不過,馮萬樽并沒有親自干這件事,他將這件事交給了自己的兩位學長。這兩位學長曾參加過馬會程序的書寫工作,輕車熟路。他自己則把主要精力用在書寫賭馬必勝軟件上。他想,既然陳士俊他們準備開班授課,他最好能盡快拿出自己的軟件,結(jié)合這個軟件給馬迷們介紹軟件的利用,可能比他講一些理論或者計算公式更直觀、更容易掌握,自然也應(yīng)該更受馬迷歡迎。
十天后,馮萬樽給馬迷講了第一課。
場地是陳士俊他們找的,在澳門一家酒店的會議廳。人員也都是陳士俊他們組織的,有四十多人,陣容還算可觀,將那個會議廳坐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