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系是生存維生素(2)

江湖中國:一個非正式制度在中國的起因 作者:于陽


關系或關系網(wǎng),從微觀機理、宏觀功能兩方面都與“組織”這個概念類似。社會學所謂“組織”,是由許多個人經(jīng)排列組合形成一個可標識、有功能的統(tǒng)一體。單就這一定義看,關系或關系網(wǎng)當然就是一種組織,類似團體和單位。關系網(wǎng)和團體,表面上看似不同,但都黏合凝聚人群,形成一個可被觀察和稱呼的結構。

譬如,對山區(qū)某縣主管森林的一班人,人們可以稱呼“某縣木材協(xié)會”(這是團體),也可稱呼“林業(yè)局局長的親信們”(這是關系網(wǎng)),事實上一樣。又譬如,對某省城搞史學的文人圈子可稱為“某省歷史學會”(團體),也可以稱“某權威的地頭”(江湖關系),全看說話人的立場和文化背景。白道說白話,黑道說黑話。讀者閱讀及此一定感覺古怪,關系網(wǎng)是一種稀罕的現(xiàn)象,它既像團體又不像團體。就好像UFO,是飛行物,又不是一般飛行物,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未經(jīng)確認飛行物體”,看著心里有種不確定感。產(chǎn)生這種感覺就對了。團體的準確名稱應該是“正式團體”,“正式”二字很重要。因為關系網(wǎng)的奧秘之一就是“不正式”,恰好與團體相反。

一個典型的正式團體具有白紙黑字訂立的明文章程,成員手持準入證書,章程和證書是正式團體的兩大基本特征。若將團體比作一個圓,章程是圓心——中心綱領,證書是圓周——團體界線。然而,關系或關系網(wǎng)并沒有正經(jīng)八百的明文制度,更沒有成員與非成員的明確分界線,只有模糊不清的習俗,心照不宣的規(guī)矩和交易的特權與利益。關系網(wǎng)奉行不成文法,也就是習俗,沒有人刻意去制定規(guī)矩,但是背后存在著看不見的壓力,在它支配下誕生了“規(guī)矩”,“規(guī)矩”的專門術語就是制度。關系依賴規(guī)矩,倆人之間守規(guī)矩就是關系,不守規(guī)矩就不是關系,來去自由——比婚姻還自由,婚姻家庭畢竟屬于法律保護的正式團體。因為關系網(wǎng)太自由,太隨意,關系網(wǎng)的運行依靠模糊邏輯。

譬如,有某人,若與你非親非友又有數(shù)面之緣,他是否是你的關系,還真有些說不清,連你自己都回答不出來。但這一切并無礙,你們交往的行為將替你作答,引領你摸著石頭過河,一邊交往一邊確認。確認的標準就是人情授受,即一有無委托辦事,二有無辦事后酬謝。人在,人情在;人情在,關系在。沒有人情便不是關系,沒有關系不會做人情;新朋友初識,彼此接受人情等于認同關系,不接受人情等于不認同關系。認識一個人與有一個關系之間,既不完全等同也不截然無關,當中一道標識是人情交往。

甲幫乙辦事,乙還甲人情。這一來一去,遂成“關系”。

經(jīng)過頭一次,若兩人一致期待將來交往下去,那關系就開始逐漸變“鐵”了。所謂“鐵”哥兒們就是這般誕生的。關系的建立、運作都依賴于人情交換制度,這是另一門學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