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官場或者任何一個圈子里,歷來都存在許許多多張關系網(wǎng)。這些網(wǎng),或以親屬關系編織,或以領導部屬關系編織,或以行業(yè)、鄉(xiāng)里、同學等關系編織,重重疊疊,密密麻麻,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處在這個關系網(wǎng)核心的,便是那個掌握著最高權力的人。
這張關系網(wǎng),對于不熟悉它的人來說,是通向成功的一道障礙;而對于熟悉它、善于利用它的人來說,卻是通向顯貴的一條捷徑。
請好主要客人是分內(nèi)之事,難的是把陪同者也應酬到位了。比如說,你為了擴展自己的人脈或者辦某些事情要宴請自己不認識的人,陪同者就是你與被請者的橋梁和紐帶,他們的能力也許不如主要客人那么大,但他們的態(tài)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事情成敗的因素。
很多時候,你燒香也見不了“真神”,如果這時還對那些“引見者”招待不周、攀附不力,他們有能力讓你一直在外圍徘徊,永遠接觸不到核心。所以一些人情練達的辦事者,都是先從一些鋪路搭橋的人身上做文章,把他們應酬好了,沒辦法的事也能找出辦法來。
唐朝的楊貴妃雖然是個“三千寵愛在一身”的人物,但不招權攬勢,也不見她接受別人的諂媚。可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她的幾個兄弟姐妹因她而成為皇帝駕前的紅人或朝廷的新貴,繼而也成了其他大臣巴結阿諛的對象,其中,她的哥哥楊國忠得到的惠利最多。
楊國忠原名叫楊釗,國忠是后來唐玄宗賜給他的名字。其實,他和楊貴妃的關系并不近,只能算是個沒出五服的堂兄。他原先是個無賴、賭徒,家族里的人大多看不起他,他窮得連飯都吃不上,靠著四川富豪鮮于仲通的周濟才勉強活下去。沒料到楊貴妃一受寵,他也跟著時來運轉(zhuǎn)。
有一次,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對仲通說:“皇上對我很是厚愛,可是如果朝廷上沒有內(nèi)援,必定會遭到宰相李林甫的攻擊。聽說楊貴妃新近被皇上寵幸,還沒有人去依附她。你要是能替我到長安跑一趟,和她家拉上關系,我就沒有什么危險了?!滨r于仲通說:“我是蜀地人,從來沒有去過京師,怕壞了大人的事,不過我這里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