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你,因為跟你說話一點都不累
一個人的溝通能力,非常重要。會表達,只是溝通能力的其中一項,更為關(guān)鍵的是,你得會聽。世界上那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兒,沒人愿意跟不會說話的人費勁。
我特別喜歡跟“說話不累的人”交往。
這種人,要么特別聰明,一點就通,你說個開頭他立刻就能領(lǐng)會接下來的意思,特別有那種“心有靈犀”的感覺;要么特別真誠,讓你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用千回百轉(zhuǎn)費盡心思解釋;還有些呢,溝通技巧未必有多高,但貴在簡單直白,直奔主題,特別好。跟說話不累的人交往、合作或者談戀愛,特別舒服,溝通成本大大降低,不必過多耗費我們的時間、精力和心情。
總之,我喜歡跟這種人交往。
跟一個人溝通是輕松還是疲憊不堪,會左右我對一個人的印象、態(tài)度。
盡管溝通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長表達,有的人則差一點,但大多數(shù)時候,態(tài)度決定一切。
有時,你跟一個人溝通吃力,是因為他永遠心不在焉,永遠顧盼左右,你認真地解釋清晰地表達,他卻哼哼哈哈,過半天再問你:“什么,你說的是什么?”我真的非常討厭這種人。
因為這是對人的不尊重,這種人無論是私人朋友還是工作關(guān)系,我都會敬而遠之——如果是工作不得已,那也一定在完成工作之后,敬而遠之。
有一天,我發(fā)了幾張喜歡的書店照片,有個人問我是否可以轉(zhuǎn)發(fā)朋友圈。我說可以啊,告訴他其中有幾張是我去過后拍的,還有幾張沒去過,是網(wǎng)上看到了很喜歡存下來的。理解力不是特別差的話,應該能看懂吧?!
但過了一會兒,他問:“啊,這些地方你都去過嗎?!”
我重復回答:“不是。其中幾個我去過。還有幾個沒去過,網(wǎng)上看到的。”
他又奇怪地問了好幾個完全不知道為什么的問題,后來,終于轉(zhuǎn)了朋友圈,胡謅了幾句話說什么“聽說這年頭不去書店裝B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我當即拉黑了他。
我猜不透是他的雙商有問題,還是溝通能力差導致我的反感,總之我的判斷中,這種人不但不能給我?guī)砣魏斡幸饬x的東西,反而很有可能因為無聊提問而浪費我的時間。哪怕是公號里從未謀面的陌生讀者的提問,一般情況下我都會回應的,但如果一個問題我清晰地表達了觀點之后還在同一個層面上追問不休的人,我就無力招架,逃之夭夭了。大家各自安好吧。
時間是最昂貴的成本。
它一分一秒過去之后,永遠無法找回來,無論你多有錢,多有才華,時間都不會因為你而停駐,它從來都是毫不留情地過去,嘀嗒嘀嗒地溜走。
我不能把自己每一秒都是新鮮的、獨一無二的時間,浪費在語焉不詳、溝通有難度還不怎么尊重別人的人身上。
如果一個人的理解力有問題,那我們可以多付出點耐心,慢慢解釋給他聽——面對小朋友的時候,不就是這樣的嗎?當許多問題他們無法理解的時候,我們是可以慢慢解釋的。
但如果因為一個人的心態(tài)而造成溝通障礙的時候,就真的沒必要那么“苦口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