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韋皇后頻顯祥瑞 庸皇帝兩較毬藝 10

唐玄宗 作者:趙揚


劉幽求說著說著立起身來,慨然道:“殿下,下官今日愿說肺腑之言。我剛才以則天皇后為例,其實想說今日之事。如今圣上偏倚韋皇后,韋皇后又與上官昭容、安樂公主一起弄權(quán),其安插朝中重臣,大肆授任‘斜封官’,近日又懸皇后圖畫,又獻什么《桑韋歌》,擺明了想把韋皇后推上大寶之位。殿下,你愿意唐朝改作他姓嗎?你愿意讓女人把持大政嗎?”

劉幽求的這番話說得李隆基血脈賁張,其伸掌拍向幾案,將上面的碗盞敲得蹦了起來,沉聲道:“不能!我為李家子孫,焉能允許這等事情發(fā)生?”

“對呀,殿下,你應(yīng)該做些什么?”劉幽求見李隆基積極響應(yīng),心中欣喜。

李隆基馬上又平靜下來,覺得在劉幽求面前如此失態(tài)實在不該。畢竟,今日僅與其謀面兩次,對其所知不深,不該在此官微言輕之人面前輕易顯露自己的態(tài)度。他想到這里,伸手扶正幾案上歪倒的茶盞,輕飲了一口里面的剩茶,微笑道:“先生所言甚是,如今朝綱紊亂,一些正直之人觀之痛心疾首,我為李家子孫,當(dāng)遙追先祖英烈,以匡扶正義??墒茄剑銊偛耪f自己官微言輕,我自己也是如此啊。我雖有郡王之名,那不過虛名罷了,心中想改變現(xiàn)狀,然終無能力和機會啊?!?/p>

劉幽求拎起茶壺走至對面為李隆基添茶,又從一側(cè)取過抹布抹去李隆基面前的水痕,以此來緩和剛才激越的氣氛。他做完了這些事兒,然后回到座上,輕輕呷了一口茶,說道:“殿下不可以太謙!以下官所觀,大唐復(fù)興之事,恐怕只有殿下才能擔(dān)當(dāng)?!?/p>

李隆基聞言爽朗一笑,說道:“先生言重了。隆基非皇子,現(xiàn)為別駕之身,這天下大任如何能與我扯上干系?”接著又正色道,“我們在此言說,可以言笑無忌。先生若出了門,此等話題不可露出半句,否則先生將獲罪,也為我惹下大禍!”

劉幽求搖搖頭,說道:“我所言語為肺腑之言,非專為恭維殿下,殿下若有耐心,可聽我一一分剖明白。

“一者,如今圣上昏庸,皇后專權(quán),此等局面難以長久。天下思穩(wěn)心切,又追慕李唐王朝英烈,斷不會讓王朝改姓或讓女人專權(quán),別看如今韋皇后貌似有則天皇后之行事模樣,然她無則天皇后的手段,行事不大氣,則如今猖狂愈烈,將來終會反噬其身。

“二者,則天皇后當(dāng)日大肆屠戮李氏宗族,如今高宗皇帝之后僅留下圣上與相王兩支相對完備,若要昌盛李唐,當(dāng)從這兩支中選取。換句話說,其他李姓之人皆無當(dāng)皇帝資格。皇帝一脈,自從太子重俊死后,其他皇子皆年幼,他們難有擔(dān)當(dāng)大任的能力。相王一脈,我聽說除了楚王以外,其他四王皆與相王一樣恬淡處事,絕足不問政事。如此,請殿下揣度之,豈不是僅剩下殿下一人能擔(dān)當(dāng)大任嗎?”

看到劉幽求在這里侃侃而談,其所言語顯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而成,李隆基的心扉漸漸打開,遂問道:“先生所言大任,莫非想讓我謀取皇位嗎?”

“不錯,就是這樣。”劉幽求慨然答道。

“先生異想天開了。隆基心思,若能為國家盡一份力量足矣,從未奢想謀取皇位。且你若果真有了這種心思,依眼前情勢斷不能為,若要硬取,豈非水中撈月?”

“不然,人若想干大事,定要目標(biāo)長遠且謀慮清楚。我這樣說非為浪言,已深思熟慮多日。”

“嗯,你且道來?!?/p>

“當(dāng)今圣上與相王,一個昏庸,一個恬淡,皆非明君之選,其子輩中如前所言,唯殿下一人能擔(dān)大任。殿下若圖大事,須有大胸懷然后徐徐圖之?!?/p>

“這樣不好,皇帝由上天所授,非人力能謀。太宗皇帝在日,濮王泰才略超卓,終因有謀位之嫌被貶。太宗皇帝當(dāng)時說道,所以貶濮王泰而立高宗皇帝,緣于要用此事例告訴子孫,皇位非謀能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