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還未到來》 波瀾(13)

幸福還未到來 作者:劉曉村


吳敏靜在廚房后面的天井里沖了澡,換上舊裙子改的睡裙,躺在床上等蘇曼。蘇曼的臥室本是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弟弟大后,姐弟倆同住一室不方便,就從中分割成兩半。她聽見屋外的蛙鳴,間或房頂有野貓跑過,“撲通!”磚瓦被翻動的聲音。有時野貓和耗子合伙掀翻了屋頂補漏的牛毛氈,響聲更大。房間已經(jīng)很陳舊,幾年前成都暴發(fā)大洪水,房間漏得實在厲害,蘇曼還到她家住了幾天。房間舊是舊,吳敏靜卻特別喜歡。從上小學起她就喜歡和蘇曼靠坐在小床上,邊吃零食邊看書,聊天,議論班里的同學和老師。她們喜歡看《 兒童文學 》《 少年文藝 》《 中國少年報 》《 紅領巾 》,后來這些雜志就太小兒科,她們熱衷于《 收獲 》《 十月 》《 當代 》這樣有思想、連大學生都愛看的雜志,最淺薄的也必須是《 大眾電影 》《 戲劇與電影 》這樣的,流行于中學生中的地攤雜志這“風”那“傳奇”的她們不屑看。她們還看了很多當代文學、外國古典和現(xiàn)代派小說。她們認為傷痕文學寫得哀婉凄清,知青生活雖然艱苦,但很有深度,有一種哀怨傷感的抒情基調,特別投合她們剛剛萌動的春心。她們甚至遺憾她們這代人已經(jīng)不可能去插隊了。外國古典小說將嚴肅和浪漫奇異地結合在一起,只是大段歷史背景的描繪讓人摸不著頭腦,也沒興趣去深究;現(xiàn)代派小說卻過于生澀,很不好看。蘇曼還特別喜歡閱讀中外劇本。那些劇本的精湛使得她猛烈抨擊她所看過的戲劇。蘇曼常常一人飾演好幾個角色背誦劇本的段落給吳敏靜聽。蘇今生的畫冊也被她們翻遍,有一陣子蘇曼還用蠟筆臨摹過印象派大師的繪畫……小屋中的閱讀是她們學校之外的精神生活,她們因為有這精神活動而傲視廣大同學。

也許這樣的日子到頭了,吳敏靜悲哀地想。蘇曼進來了,她和她弟弟一樣,松散地夾著拖鞋,吧嗒,吧嗒,聲響很大。蘇曼坐在床沿抹香脂,又問吳敏靜抹不抹,吳敏靜講不用。蘇曼聲音聽起來有些硬,好像氣還沒全消。蘇曼抹完,關了臺燈,躺在床上。吳敏靜縮著身子,和蘇曼躺得很開。香脂的淡淡芬芳在她們中間彌漫。吳敏靜很怕蘇曼再問她什么,今晚太多的流淚已經(jīng)使她眼睛隱隱作痛,她只想休息了。果然,蘇曼說:“出了啥子事?我根本不相信你愿意讀川大。”吳敏靜很平靜地說父母希望她讀,她想想也只好如此。蘇曼焦急地說她并不虧欠他們,她給他們帶去了多少快樂活力,否則他們的生活更是死水一潭。吳敏靜說蘇曼這種家庭的孩子永遠無法理解她的心情。蘇曼被吳敏靜的話刺傷了,她反駁道吳敏靜非得愚昧到聽沒文化人的指使嗎?吳敏靜講也許她就是這么愚昧,但她不能忘恩負義。蘇曼譏諷吳敏靜這不是報恩,而是軟弱,拿前途開玩笑。吳敏靜說也許她從來都這么軟弱,她就是這樣。蘇曼被噎在那里,氣急敗壞地翻轉身去。空氣中淡淡的香氣散盡了。

小窗戶透進來的清亮淡白的月光把兩個女孩包裹其中。她們各懷心事,沒有出聲。她更多還是服從于父母,盡管父母純屬無理取鬧,盡管父母根本就不是親生父母。她們對于恩情的理解并不一致。這種滋味真不好受,她最看重的人并不把她當作最貼心的人,也許她們從根本上是錯位的。關鍵時刻每個人必須得走自己的路,從純粹自我的角度看待問題。她想著,心像被抽打了一下……她不會懂我,不會。她想干嗎就干嗎,她是任性而驕傲的,她有資本任性驕傲,她自己卻不可以。她比她更想去上海,她比她更想離開家,但她不能。就是不能。她不會懂。她是唯一知道自己身世的朋友和同學,她還是不會懂。事實上沒人能代替你懂你自己……她們都感到了孤獨,幾乎是人生第一次如此強烈的孤獨。身體離得那么近,心卻從未有過的疏遠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