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問題是他們根本就不想結婚!我真想把現(xiàn)在這群20、30歲的年輕人叫作‘沒有愛的一代人’。他們只希望對方體貼自己,覺得那就是愛,卻不主動給予對方關心。但是,互相關心只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情感需求罷了,并不是愛?!?/p>
一位文化評論家在討論會上這樣總結道。這位評論家因為時常對年輕人發(fā)表批判性的言論而身處風口浪尖。
雪麗用筆記本電腦記錄下幾個關鍵詞和一些要點。這是一個以“不婚時代”為主題的討論會。這種討論會通常會請這樣那樣的專家登場,發(fā)表一些迂腐的意見。作為一名記者,雪麗覺得真的很難從中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何況報社其他記者都陸續(xù)撤走了,只剩下她一個“取材記者”。
雪麗覺得很心寒,自己居然被派到這種地方來充當打字員的角色,藝術主編的職位也被安排給了去年從讀者部調來的后輩。不知道社里什么時候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答復,局長和部長一直不給明確的回應,也沒有說要把她安排到別的部門去。
她機械地敲打著鍵盤,覺得簡直快要崩潰了……她忍不住想問,到底為什么,一切變成了這樣。
經(jīng)常在電視上的教育節(jié)目中出現(xiàn)的一位教授拿起了話筒:
“我其實不愿意看見年輕人太早經(jīng)歷這個世界的苦難。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一想,這一代可以被叫作‘早衰的一代’:學業(yè)競爭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激烈,就業(yè)之后壓力也沒變小,房租、結婚費用、育兒費,現(xiàn)在孩子的補習班費用可是高得離譜。即使你拼了命工作,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也不可能買得起房。因為這些壓力,他們很難產(chǎn)生結婚的念頭,所以年輕人失去了愛,過早地衰老了。這到底是誰的責任呢?”
雪麗敲打鍵盤的手指忽然停住了。教授的話在她心上狠狠刺了一下。
雪麗總是很羨慕那些結了婚的朋友,但是另一方面,她還是不敢結婚。雖然說戀愛就是為了結婚,但是婚姻并不能成為維持兩個人安定與幸福的保證。從個人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婚姻也未必能使自我得到更好的提升。每當看見原本非常優(yōu)秀的前輩或朋友在婚后陷入挫折,她就感到一陣恐懼。原來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化解的矛盾,比想象的還要多。
接著有人說到了現(xiàn)代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我來分析一下‘愛情缺失’的觀點。這種‘只有比別人優(yōu)秀才能獲得愛情’的想法影響了許多缺乏安全感的年輕人。最近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作‘瘋狂的存在感’。這句流行語為什么得到了年輕人的認同呢?難道不就是因為它抓住了年輕人想要獲得存在感的心理嗎?對自己平凡的生活不滿意,因此就覺得孤獨,不是嗎?”
討論快結束的時候,主持人做了最后的總結,大家就開始陸續(xù)退常
“靜恩啊,我現(xiàn)在下班了。你有時間嗎?晚上一起吃飯怎么樣?”雪麗打電話給靜恩。
“今天晚上?對不起啊,我約了別人。要不我們就喝杯咖啡?”靜恩抱歉地說道。
雪麗有種被最信任的朋友忽視的感覺,這深深地傷害了她的自尊心。和男朋友約會有那么重要嗎?兩個人天天都見面,偶爾取消一次約會有那么難嗎?況且現(xiàn)在還是你最好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時候。
去年是靜恩職場生活最困難的一年,幫她渡過難關的就是雪麗。那時候雪麗幾乎每天都和靜恩一起吃晚飯,安慰她、支持她?,F(xiàn)在輪到雪麗自己因為工作而苦惱,為什么靜恩就不能也那樣做呢?
這么想來,靜恩可真不是個稱職的朋友埃而且,靜恩在分析別人的事的時候多么有想法多么聰明啊,為什么要找吳代理那樣的男朋友呢?和那樣的男人在一起不覺得丟人嗎?
以前雪麗總覺得靜恩會理解自己,所以這次想約她一起吃晚飯,希望能從靜恩那里得到一點安慰和鼓勵。但她沒想到對方會這樣干脆地拒絕,實在是太不夠意思了。她越想越有種被背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