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理想,總會隨著周圍環(huán)境和內心所求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貝索斯這個“破壞之王”,自然也不會滿足于僅僅做一家網(wǎng)上書店。
當亞馬遜這條“河流”從涓涓的流水發(fā)展到浩浩蕩蕩時,橫亙在他眼前的細碎砂石也一并被打磨得變了模樣。在這個流域擴大的過程中,中國的一家電商網(wǎng)站卓越網(wǎng)映入他的眼簾,于是,我們看到了“中美合作”的一幕(下文詳述)。卓越亞馬遜(亞馬遜中國)這個稱呼,彰顯的不是單一的哪家實力更強,而是資源的優(yōu)化對接。藉由擴張腳步的邁出,貝索斯的“欲望”也燃燒得更加兇猛。
只是,這團火在某些人看來并不旺盛,甚至有悄然熄滅的嫌疑。
2011年4月27日,亞馬遜第一財季財報傷透了投資者的心。大抵,自亞馬遜成立之日起,這些新的投資者還沒嘗到久旱逢甘霖的滋味,總在“不溫不火”中度日如年。在這份報告中,投資者清晰地看到,亞馬遜第一財季度雖然創(chuàng)造了98. 6億美元的銷售額,較之2010年同期的71. 3億美元增長了38%,但這不全然是真正能拿在手里的錢。其凈利潤為2. 01億美元,相比之下,2010年的2. 99億美元似乎更令人欣慰。而2011年的贏利比2010年下滑33%,讓投資者覺得,亞馬遜可能要遭遇“收益滑鐵盧”了。
更糟糕的是,分析師預測馬遜在2011年第二財季,業(yè)績可能會上升,但亞馬遜本身的預期則依舊難以達標。
昔日那個站在巴諾書店面前,一副盛氣凌人姿態(tài)的貝索斯不見了,轉而在逐步發(fā)展中顯出疲態(tài)。對于財報上“不堪入目”的數(shù)據(jù),他說:“我從不想去弄清楚它,我的工作是建設一個可以長久存在的公司……我們不排斥被誤解,然后低頭專注做認準的事、堅持我們的理念?!雹?/p>
亞馬遜就像貝索斯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時候“喂奶”,眼前的一切計劃和方案,只要他覺得有價值,是一定不只要求短期贏利的。
事實上,若拋開亞馬遜本身業(yè)務,其在2006年的一個大計劃,可能是讓投資者們認為那是拖累亞馬遜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天來看,云計算的概念已不陌生。但在2006年,知曉者寥寥無幾。在這種冷清的環(huán)境下,亞馬遜一馬當先,成為在全球范圍內最早提出云計算概念的公司。
這項大計劃的提出,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了5年后財報不光鮮的“蝴蝶效應”。原因很簡單,為了這項計劃,亞馬遜在研發(fā)上投資巨大,致使當年股票較之2004年下跌50%。這顯然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事,也難怪投資者們唏噓不已了。
2006年,投資者們大多還是各懷“鬼胎”的,可自己投進去的錢,也還是指望見到回報的,畢竟他們不是貝索斯這樣的“膽商”。而貝索斯還是依然如故,持續(xù)地發(fā)揮著自己打破他人思維框架的智慧,在股價下挫的情況下,不遺余力地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