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全縣城鎮(zhèn)的風景樹,不是成活率低嗎?林業(yè)、城建專門成立了一個補栽突擊隊——發(fā)現死樹,就連夜補上。這次,那個農村少年可能就是看著那些棕櫚樹像茅草似的,就點著了一棵,結果被牛二蛋罰款5000元,據說人已經被抓起來了,還要家長在電視上公開亮相,這叫以儆效尤……”大家七嘴八舌,像說群口相聲。但說著過癮,聽著有味,文章做起來并不容易。
還有畜牧開發(fā)區(qū),這魏澤西是親眼見過的,萬畝荒山,有那么稀稀拉拉幾頭牛羊。但他是外行,也不是能夠影響到牛世坤仕途的上級領導,與其說是參觀畜牧開發(fā)區(qū),不如說是看自然風景,如果不是牛世坤介紹,他真看不出這里面有什么政績。問題的關鍵又一次回到了證據上,然而有證據的人都是當事者,他們不說,或者不提供證據,記者有什么辦法。何況現在有良知的記者也不多了。想到記者的良知,魏澤西自嘲地笑了。他對自己的評估也不樂觀,說不定還不如郭書賢呢。如果不是那一碗羊肉殘湯潑到他身上,又挨了一拳,他也許會像許多人一樣麻木不仁下去的。
最后,于化民憂心忡忡地說:“你是記者,消息靈通,牛世坤是不是要進市委常委了?原來縣里還有一個治理清川河的方案,牛世坤主張建了大壩以后在灘地建一個清川公園,可茹縣長認為清川地少人多,經濟落后,更應該建成蔬菜基地,為此爭執(zhí)許多年了。這一次,是牛世坤主動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如果不是考慮自己要走,他是絕不會放棄的。”
不知不覺中,已經聊了兩個多小時,還是郭書賢提醒魏澤西:“你還去不去清澗?”
魏澤西愣了一下,反問道:“你覺得能采訪到一些真實情況嗎?”
郭書賢說:“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安排人陪你去,應該能了解到一些情況。”
“可是我擔心,動作一大,反而驚動了縣委。”
“不會的,我有特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