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領(lǐng)導再接再厲,下午一上班,又通知發(fā)魚。魚是副臺長鄭建新從青崗水庫“化緣”來的,絕對是沒有污染的綠色食品,市場上要賣到5~6元一斤,而且還可能上當受騙買的是假冒魚。電話里通知全體人員,讓他們各帶塑料袋,以部室為單位在大院里等候,人人有份,皆大歡喜。消息傳開,整個電視大樓傾巢出動,匯集在“清州電視臺”5個龍飛鳳舞的霓虹燈大字招牌下等待著分享戰(zhàn)果。分魚的場面大家去年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以部室為單位過稱,然后每人捐出自己的塑料袋,按人頭分等份兒,分完了,各拎一份回家。晚上,家家戶戶將魚開腸破肚并拾掇好放進冰箱,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墒墙衲?,因為山高路遠,拉魚的卡車出師不利,半道上一只輪胎炸了胎,遲遲不到,大家在寒風中已經(jīng)等得太久,到現(xiàn)在還沒聞到魚腥味。這時,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讓大家到豐華食品城2號倉庫領(lǐng)油,據(jù)說還有一件清州老窖酒。動作要快,人家也要放假,過期不候。于是,等不及魚的人們呼啦一下,各自奔向各自的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或駕機動車奔豐華食品城去了。
交通工具同樣顯示著主人的身份,有本事有能力的都駕著自己來歷不明的汽車,而騎摩托車的就要看誰的車牌照號碼好了。騎自行車一族沒什么可講究的了。年紀大的騎自行車圖個方便、安全,還能順便鍛煉身體。年輕的騎自行車不是沒本事,就是剛來不久,還沒在社會上打開局面。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不同的性能,出門的時候大家還一溜煙,不一會兒,就顯出檔次來了,汽車、摩托車轉(zhuǎn)眼之間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騎自行車的也因為年齡、體質(zhì)不同而漸漸拉開了距離。
高伯成年輕力壯,是騎自行車趕到食品城的第一人,而機動車一族已經(jīng)捷足先登,只見車不見人。偌大一個食品城,人群熙攘,萬頭攢動,來的都是客,誰也不知道2號倉庫在哪兒。好不容易問清地址,高伯成七拐八拐地來到食品城后面的倉庫,遠遠地看見先到的人右手提一件酒,左手拎一壺油正往自己的車上裝。再往遠看,一間倉庫的門敞開著,那里果然還堆放著許多油和酒。眼看著機動車滿載戰(zhàn)利品絕塵而去,騎自行車來提貨的高伯成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自己不需要各級黨政領(lǐng)導訪貧問苦送溫暖,沒什么可自卑的,用力蹬車過去,一個旋轉(zhuǎn),瀟灑地剎車下來,彬彬有禮地問兩個穿著光明食品廠工作服的女職工:“請問,這是2號倉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