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了警察后好像特別精神。”
“他性格好動嘛。”
“你對他也很了解嘛。”
“因為你好靜。好啦,快到家了,不說了。”說著,她從坤包里掏出一個包裝精制、銀灰色的羊毛圍巾,塞進他的包里,“我替你收買我媽吧。其實,更喜歡女婿的是丈母娘。”
兩個人一路纏綿著,很快便走到了樓梯口。上樓的時候,因為樓道有些窄,只好一前一后分開了。走到門口,林瑩按響了門鈴,朝他眨眨眼。
林瑩的母親吳淑娟打開門時,魏澤西馬上問候道:“吳姨好。”
“快進來,外面冷。好久沒有回來了吧?”
暖氣和菜香撲面而來,吳淑娟讓他們先坐,匆匆進了廚房。正在沙發(fā)上看報的林老先生拍拍沙發(fā),讓魏澤西到他身邊坐,說:“現(xiàn)在的報紙,實在是可看的太少。你這篇文章我剛剛看到,有那么點批評的鋒芒。”
魏澤西脫下大衣,林瑩接住,拿過去掛到衣架上。爸爸能這么評價魏澤西的文章,她聽了心里很高興,一邊脫著大衣,一邊聽下去。
林老先生說:“不過,從文章中還可以看出,你對權(quán)力的批評還是有顧慮的,可以說是謹小慎微,從而影響到事實依據(jù)不夠充分,觀點不夠鮮明,這是打不死老虎的……”
林瑩一驚,問道:“那又怎么樣?”
魏澤西坐下來,接過林瑩給他沏的茶水。林老先生說:“那要看清川縣委對待批評的態(tài)度了。如果他們樂于聽取批評,則皆大歡喜。如果不愿意,一定會反戈一擊,這就要看他們的能量了。不過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批評了,特別是這種手中擁有權(quán)力的人。他們會認為……小魏你說說,你寫這篇文章的動因是什么?”
林瑩給爸爸的茶杯里添了水,坐在旁邊聽。魏澤西想了一下,簡單地說明了一下那對農(nóng)民父子上訪和被抓走的過程。“可是,”他說,“我沒能進一步采訪到那對農(nóng)民父子反映的事實,只能如此了。”
林老先生喝一口水,說:“由此看來,你的動機是光明磊落的,文章的觀點也是由感性上升為理性的。這就好,這種事千萬不能受人指使。在金錢的作用,利益的驅(qū)使下,會改變所有事情的性質(zhì)。”
吳淑娟在廚房叫林瑩:“瑩瑩,過來幫忙!”林瑩若有所思地看了魏澤西一眼,轉(zhuǎn)身去廚房了。
魏澤西說:“這些我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