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麗而有毒的是曼陀羅,也是欲望

和佛陀賞花去 作者:釋見介


美麗而有毒的東西是什么?答案是“曼陀羅”。

初見曼陀羅,你會訝異于它的美麗,像一支支長長的喇叭,碩大而潔白的花朵,實在令人驚艷!而粉紅的曼陀羅,更高貴無比,簡直就是深山中的貴婦。

不同于其他野花造型的樸拙,或攀爬山壁,或躋身在你腳邊的謙卑,曼陀羅可是大剌剌地開在山路旁,不僅身材高大,連容貌都華麗動人!叫人不想看到也難。

眼前那大朵、大朵的山花,難道就是佛經(jīng)中的“曼陀羅花”?《法華經(jīng)》中,佛陀將說此經(jīng)而入于三昧?xí)r,從天降下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四種花,曼陀羅花雨從天空飄落,那景象一定美得不得了!

然而這花卻有毒,千萬不可因它美麗而采下,每次爬山看到路旁的曼陀羅時,我總這般提醒自己。盡管多么想采幾朵放在瓶中,置于案前。

美麗而有毒的東西是什么?答案是“欲望”。

對于學(xué)佛者來說,一提到“欲望”,總看成是可詛咒的、應(yīng)厭離的,而勉勵自己或勸導(dǎo)別人要“離欲”,因此許多人就覺得佛法多么消極、悲觀,一學(xué)佛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任何的享受都要斷絕了,“青燈古佛”、“粗茶淡飯”、“粗布灰衣”……

我想,人不可能將自己活成一座孤島,在眾緣和合的世間,必須有生存資具,也一定有共同生活的眷屬,如何完全斷絕?既然如此,那么就不看、不聽、不聞吧?

佛陀曾對認(rèn)為“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聽,就是在六根中修行”的外道郁多羅說:“盲人看不見,聾人聽不見,他們也是在修根嗎?”切斷六根與外界的接觸,并不能真正地離欲。

真正的離欲,是遠(yuǎn)離心中的煩惱。這并不代表我們要過縱欲或禁欲的生活,而是在感官與外境接觸的當(dāng)下,當(dāng)貪婪、瞋恚、愚癡等煩惱、情緒生起時,能有一份清明的覺照,深入地觀照自己,進而有所超越。

就像看到路旁的曼陀羅時,能不被其美麗迷惑,沖動地上前摘??;而能停下步伐,思考此言行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是什么,這時你的抉擇便有更多的可能。

只要清楚自己的目標(biāo),踏穩(wěn)上山的步伐,沿途的曼陀羅,何妨讓它自開自謝呢!

心靈小花圃

曼陀羅:外觀似百合花,又名洋金花。一般有白色、紅色或淺黃色,蒴果呈圓球形。全株,包括根、莖、葉、花、種子皆有毒。

欲望:“欲生諸煩惱,欲為諸苦本?!保ā对鲆话⒑?jīng)》)

覺照欲望的生滅:在感官與外境接觸的當(dāng)下,當(dāng)貪、瞋、癡等煩惱生起時,深入觀照,清明覺照,進而有所超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