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井岡山會師后的第一個勝仗。毛澤東為此非常高興,就在5月5日黃坳激戰(zhàn)的次日,他滿懷激情地修書一封給朱德、陳毅,表示:“相見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痹诖?,我們可以見出毛澤東喜獲革命將才的歡喜之情,溢于言表。
毛澤東這時開始了他自己所說的“從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的軍事歷程,開始了從“揮斥方遒”的書生到全軍統(tǒng)帥的過渡。他不僅從勝仗中也從敗仗中學習經(jīng)驗。
1964年毛澤東在接見周培源、于光遠時曾深有感慨地說過:“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去搞軍事,去打仗。后來自己帶起隊伍打起仗來,上了井岡山。在井岡山先打了一個小勝仗,接著又打了兩個大敗仗,于是我們總結經(jīng)驗,產(chǎn)生了打游擊的十六字訣?!保ㄒ藻滔戎骸蹲x有字之書,又讀無字之書》,《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6年版,第266頁)
毛澤東所說的井岡山斗爭中的“兩個大敗仗”,一是指1928年5月間派湘南起義上井岡山的數(shù)千人農(nóng)軍返回湘南,所導致的全軍覆沒;二是指同年8月紅四軍主力去湘南所遭到的“八月失敗”,其中前一次失敗與毛澤東的決定不無關系。
朱毛當時在井岡山會師時,湘南有八千農(nóng)軍隨朱德部一同前來,許多人還攜家?guī)Э冢娙莶徽?,紀律極差。此時山上的給養(yǎng)非常困難,毛澤東對湘南農(nóng)軍的大批涌到十分不滿,在致中央函中曾說過:“豈有此理的湘南縣委和縣政府,帶了一大批農(nóng)軍一起跑來。”(引自蕭克《朱毛紅軍側記》第121頁,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版)隨即決定,已編入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軍的原湘南農(nóng)軍除留下第二十九團外,全部返回原籍展開游擊戰(zhàn)。
當時這部分農(nóng)軍還未來得及進行很好的整訓,湘南起義失敗后,當?shù)厝罕娀A也不好,此時匆忙叫數(shù)千人脫離根據(jù)地遠途去湘南,結果回去的隊伍很快就被敵軍消滅或自行潰散。在革命處于如此困難的當口,一兵一卒都是萬分珍貴的,這么處置確有失誤之處。后來紅四軍第七次黨代會討論這一問題時也指出:“當時軍委太無準備、計劃,不估量湘南敵情,簡單的因經(jīng)濟困難,沒有整頓,這是不對的?!保ㄗⅲ和蠒?22—123頁)
毛澤東在吸取了湘南農(nóng)軍第一次返鄉(xiāng)失敗的教訓之后,同年8月就堅決反對湖南省委要求紅四軍再去湘南。后來,在紅四軍主力去了湘南并遭慘敗后,毛澤東親自率隊將其接回。據(jù)黃克誠的回憶,陳毅元帥早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同他談起對毛澤東的印象,特別聯(lián)系到1928年井岡山會師后兩次返回湘南均遭慘敗的教訓,深有感觸地說:“毛澤東的偉大之處,在于他不二過。”[《黃克誠回憶錄》(上)140頁,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版]
然而毛澤東在革命斗爭的實踐中,指揮戰(zhàn)爭的水平卻日益提高,用兵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毛澤東本人也說過,在10年內戰(zhàn)期間他指揮過的作戰(zhàn)也有過幾次敗仗(雖然與他取得的眾多著名勝仗比起來不足掛齒)。他在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時曾說過如下的一段話:
“我是犯過錯誤的,比如打仗,高興圩打了敗仗,那是我指揮的;南雄打了敗仗,是我指揮的;長征時候的土城戰(zhàn)役是我指揮的,茅臺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揮的。在井岡山時我提的那個土地法很蹩腳,不是一個徹底的土地綱領。肅反時我犯了錯誤,第一次肅反時肅錯了人。”(1956年9月10日在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引自《黨的文獻》1991年第3期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