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決定戒除惡習還不夠,我還要真正愛上學習。從哪科抓起呢?我的腦海中出現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諺語。我決定從自己學得最差的英語抓起。盡管我曾多次抱怨過“不知道英語學習方法”,甚至家長也以為我是不知道方法才學不好,但我心里明白,其實自己是不想學。方法只是借口,動力才是關鍵。一旦不想學,便考不好,一旦考不好,便沒信心,一旦沒信心,便更不想學。于是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看到英語就頭疼。既然成長是一種征服,我就要向煩惱開戰(zhàn),向難題開刀!于是,我決定每天晚上不管其他作業(yè)有多少,首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完一套英語題目,其中包括選擇題、完形填空題和閱讀題。一開始,我根本靜不下來,情緒躁動,做錯很多。但我硬著頭皮按照英語老師教的方法,把正確答案填到空里面,反復比照、理解,真正鉆進去。過了一陣子,我發(fā)現自己的做題能力提高了,但速度卻放慢了。又過了一段時間,速度也快了,語感也有了,我的英語成績便提了起來。
漸漸地,我發(fā)現各科都不那么令人討厭了,課本變得親切了起來,上課變得輕松了起來,生活變得順溜了起來,廁所不再那么誘人了。從此,我不再用四肢爬樓,不再遲到早退,相反,我常常既早到又遲退,把兩個半小時的晚自習延長到四個小時。在這四個小時中,我交替用腦,保證高效率。這種“四小時版本”的晚自習,我從高二開始堅持了將近兩年,直到高考。它對我學習成績的提升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要相信,改變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少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