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wǎng)戀的崛起(3)

約會心理學 作者:阿茲·安薩里


有一個男士說自己不要“唐娜·胡安妮塔”,聽起來好像歧視西班牙裔女性一樣。然而,我在網(wǎng)上查了很多資料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所說的其實是女版的唐·璜,所以基本上他的意思是,他不想要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也就是說,如果這是他的表達,他難道不應該說“唐娜·璜”而不是“唐娜·胡安妮塔”?“胡安妮塔”這個姓是從哪兒冒出來的?為什么連姓都改了呢?似乎想出這句話的人認為西班牙人的姓氏會根據(jù)性別有不同的變化。所以如果一個人名叫喬治·洛佩茲,那么他的妻子的名字應該叫安娜·洛佩茲塔?雖然我的西班牙語非常糟糕,但我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好了,說點別的——請關注我的新書:《唐娜·胡安妮塔:宗族侮辱的詞源》,大概會在2023年出版吧。(我把這段話給我的朋友馬特·穆雷看了之后,他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他看完這一段,給我寫了一段話,讓我大開眼界:“在這里,難道‘唐’不是一個尊稱嗎?比如‘唐·胡里奧’或者‘唐·柯里昂’?”所以這個家伙把“璜”改成“胡安妮塔”還改對了。大錯特錯的是“唐娜”的部分,我覺得應該改成“多娜”。哇!感謝馬特!誰能想到這里面水這么深呢?)

在每一段影片的最后都會顯示出相親者的基本信息,像這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視頻相親的消失還讓我有點小失望,因為我搜索到的這些視頻片段看起來還挺棒的。看看上面這哥們兒,他的愛好是“冒險”!

視頻相親的失敗并沒有讓企業(yè)家灰心,他們又看準了另一片市場,當網(wǎng)絡科技崛起的時候,他們似乎看到了相親市場的大變革。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家庭電腦和調(diào)制調(diào)解器把用戶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連,網(wǎng)戀開始興起。

Match.com始于1995年,當時這個網(wǎng)站并不是電腦配對的翻版,而是有了重要的革新:它并沒有根據(jù)什么算法讓客戶配對,而是讓客戶在線實時互相選擇。大多數(shù)人還是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這并不能改變什么。但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加里·克里門卻不這么認為。在他的第一次大型電視采訪中,克里門穿著一件扎染的襯衫,坐在一張色彩明艷的懶人沙發(fā)上,大膽地對著鏡頭說:“配對網(wǎng)能給世界帶來最多的愛,僅次于上帝。”

不過它需要不斷地修改升級。一開始,配對網(wǎng)也像之前的電腦配對那樣被貼上了恥辱的標簽,讓人不敢輕易接觸。在20世紀90年代晚期的互聯(lián)網(wǎng)熱潮中,人們與電腦和網(wǎng)絡文化的關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使用電腦的基本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郵件、聊天室還有后來的社交媒體,讓人們開始建立自己的網(wǎng)絡人格。這時候通過電腦尋找約會對象的觀念已經(jīng)完全可以接受。2005年,配對網(wǎng)有了4000萬注冊用戶。

不過,一旦人們搞清楚網(wǎng)戀服務很有市場,競爭對手就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到處搶占利基市場,企圖蠶食配對網(wǎng)的客戶群。每一個新的網(wǎng)站都有自己獨特的品牌:eHarmony致力于幫助人們尋找以結婚為目的的嚴肅關系,Nerve則瞄準各類潮人,JDate主要是為猶太人服務,等等。

但是大部分網(wǎng)站都有同樣的模式:他們會列出大量的單身者的名單,然后提供準科學的方法幫助客戶進行篩選,去掉不合適的人,留下最有可能配對成功的選項。這種方式是否比電腦配對更有效始終存在爭議,但是隨著電腦計算越來越快,越來越成熟,人們似乎更傾向于相信它的配對結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