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不是簡單的害怕,而是敬重自然和社會的法則,認識到自己的有限和渺小,從而自我約束,變?yōu)橐环N道德自律。
俗話說: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心有所畏,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鄧小平同志早在1957年就告誡黨員:共產(chǎn)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黨,二怕群眾,三怕民主黨派,總是好一些”。
李源潮同志要求黨員干部敬畏歷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這是非常精辟的見解。
共產(chǎn)黨員應具的修養(yǎng)有很多,要求也很高,其中“敬畏”二字尤為重要。
“敬畏”, 就是要求共產(chǎn)黨員有所不為,在對待人民賦予的權力上始終保持清醒之心。“敬畏”又要求共產(chǎn)黨員有所作為,既然肩負著人民的重托,就要始終保持進取之志。正確處理好“有所不為”和“有所作為”,才能交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最好的黨員要做到:在思想上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在行動上始終恪守一份理智,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淡泊之心對待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公正之心對待權,以精進之心對待事,只有這樣,才能永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本色。
作為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心存敬畏,才會“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顧忌,行而不忘法紀”。無數(shù)事實證明,那些所謂“天不怕、地不怕”的黨員干部,今天不出事,難保明天不出事;在這個地方不出問題,難保在別的地方不出問題;在這個事情上不捅婁子,難保在別的事情上不捅婁子。
黨員干部有所敬畏,既是為了所做的事業(yè),也是為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