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
為了救濟安置上海戰(zhàn)區(qū)涌入的難民,上海成立了以宋慶齡領(lǐng)導(dǎo)的中國福利會為中心的“臨時聯(lián)合救濟會”,趙樸初任總干事。這期間,趙樸初常和在上海經(jīng)濟合作總署工作的美國友人譚寧邦打交道,引進國際援助的物資,將物資分成A類和B類。其中,A類,送到上海之外的解放區(qū),B類留在上海救濟難民。
一天,二野政委鄧小平問趙樸初:“上海市有多少難民?”
趙樸初說:“游民、乞丐、小偷、吸毒者及娼妓在一起,有60萬。”
鄧小平指著陳毅市長(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笑著說:“此皆市長之子弟。”
陳毅市長立即給警備司令郭化若下令:“迅即將趙樸初所敘之人等情況搜集,妥善處理。”在郭化若司令的協(xié)助下,趙樸初等迅速、妥善安置了上海的流浪人員。
秋天,趙樸初應(yīng)邀出席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lǐng)》。
去北平前,趙樸初擔(dān)心這次開會的人多,要吃肉邊菜了。這次大會有六百多人參加,恐怕會議很難照顧到個別人的飲食習(xí)慣。“肉邊菜”出自《六祖壇經(jīng)·行由品》,即葷菜和素菜一起炒食時,只揀其中的素菜吃。
9月6日下午,趙樸初至上海百老匯大樓與赴平代表集合,同行者有張元濟、蕢延芳、盛丕華、馮少山、胡子嬰、梅達君、王浩川等上海各界代表。張元濟和趙樸初的叔父趙綸士1918年在一起開過全國教育會。在趙樸初眼里,張元濟是一位溫溫長者。張元濟,即張菊生,曾是工部局華員俱樂部成員,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主動與趙樸初聯(lián)系,樂意支持一部分錢,幫助開發(fā)難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