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會議 1

第一支筆 作者:蘇東皮


李惜君這一夜還真沒睡著,躺著想起心事來。說起來,他這人也挺曲折的。

能夠到海源市府辦公室工作,進入市府辦公室,圍著權(quán)力中心打轉(zhuǎn),他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李惜君的老家在海源市順風鎮(zhèn)一個叫黃竹坑的偏僻山村里,他爺爺、奶奶當年從嶺州蕃峪逃難到此,淳樸的村民接受了他們。這個落后偏僻的小山村,還請他爺爺做了鄉(xiāng)村教師,因為他是村里唯一識得幾個字的。就這樣,這戶李姓人家就在山溝里生存下來,獨姓獨戶,幾代單傳。解放后,李惜君爺爺因為半個“臭老九”的身份,在頻繁的政治運動中過早地結(jié)束了坎坷的一生,沒多久奶奶隨著爺爺而去。到了李惜君父親這代,基本上已經(jīng)和山村的普通村民沒什么區(qū)別了,平時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四季和土坷垃打交道,農(nóng)閑時打打零工,掙幾個血汗錢,買些鹽巴、豆豉、咸魚之類的,日子過得清淡、艱難,卻從來沒干過?;榈氖虑椤8母镩_放之后,李惜君的父親曾去嶺州蕃峪找過親人,也不知道是當年死于戰(zhàn)亂還是走失,半個親人的影子也沒找著。這個曾經(jīng)的蕃峪大戶人家就這樣窩在一個小山村里,沒落了。可貴的是,祖上留下的家訓維持了精神血脈。李惜君的媽媽沒多少文化,她常常用來教育孩子的話,翻來覆去就是幾句“勤有功,嬉無益”“吃苦當吃補”“吃虧有福報”。媽媽的話經(jīng)常在他耳邊聒噪,深入骨髓,融入血液,使他一生受益。

五歲多一點,李惜君第一次走進課堂。老師看著這個吊著兩條鼻涕蟲的小不點,作難了,說這么小的個兒,還是過兩年吧。架不住他媽媽的苦苦央求,老師無奈地說,那就試試看,一個月后如果讀得下去,再交五十塊學費也不遲。誰知沒過兩星期,老師就興沖沖地親自上門收了五十塊錢學費,說這孩子不得了,瘦瘦小小的,沒想到腦袋瓜子這么好用,上課專注,思想活躍,領(lǐng)悟能力明顯比其他孩子高一截,將來肯定有出息!從此,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遙遙領(lǐng)先,成了他們村唯一考上省級重點高中海源中學的學生。

哪怕在尖子薈萃的海源中學,李惜君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學生。那年高考,李惜君果然沒有辜負父母和老師的希望,以全海源市第一高分的成績被浙江大學文學院錄取。更讓他振奮的是,他題為《我想握住你的手》的作文竟然獲得了滿分,是全省僅有的五個滿分作文之一。海源出了個“文章狀元”消息傳來,成了全市街談巷議的一大新聞。這一年,李惜君讓全市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大四那年春節(jié),正在為工作發(fā)愁的李惜君在同學會上碰到了海源中學的劉校長。劉校長悄悄地把這個得意門生拉到一邊,問他想不想到文聯(lián)去工作,那里正準備招一個簽約作家,屬于事業(yè)編制。如果想去的話,他可以幫忙找一下在文聯(lián)搞行政工作的表弟。李惜君萬分感激,誰料文聯(lián)分管人事的領(lǐng)導扭扭捏捏向劉校長提出一個要求:安排李惜君進文聯(lián)可以,但劉校長必須幫忙把他那吊兒郎當?shù)男鹤影才胚M學校教書。劉校長咬咬牙說:“行!只要李惜君能夠進文聯(lián),你兒子的事我來辦。”他花了很大力氣把那小子安排到學校去做行政工作,也就是管管后勤。就這樣,李惜君幸運地撞進了市文聯(lián),做起了簽約作家。說是簽約作家,其實主要工作是做《海源文藝》雜志編輯,平時無所事事,清閑得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