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人要問我的問題是:旅行的時候語言不通怎么辦???其中的驚恐和擔憂,簡直讓人覺得他心里一定已經(jīng)有了一個客死他鄉(xiāng)的畫面,并且墓碑上以大號字體寫著:死于語言不通。底下數(shù)行小字,把這句墓志銘用八國語言挨個翻譯了一遍。
那么,旅行的時候語言不通到底應該怎么辦啊?
對于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樹立基本的認知——語言不通不會死人。
詳情請參照事實一:那么多不懂廣東話的人來到廣東都能生存,并且還能生存得不錯,并且在多年之后依然孜孜不倦地不懂廣東話。
詳情又請參照事實二:我們那些操著溫州話福州話潮州話的祖輩,在美國橫掃白人市場,建立起唐人街,憑借的也僅僅是yes與no而已。你甚至只要懂得說thank you,已經(jīng)沒丟禮儀之邦的面子了。
有了這點兒認知,心里就有底氣了。年輕的時候,我仗著自己一嘴熠熠生輝的英語、充滿補丁的法語闖蕩了幾個國家之后,認為這個天下簡直都向我掛起了“熱烈歡迎蔻蔻梁蒞臨指導”的橫幅。在童話故事里,這種人到最終都是要吃大虧的;在現(xiàn)實生活里,這種人果然就吃了大虧。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深夜里,我降落在莫斯科機場。只用了5秒鐘,我就發(fā)現(xiàn)莫斯科人的英語水平簡直比莫西干人的英語水平還低。他們好像從來沒有受過英語教育一樣——也許的確從來沒有受過英語教育,對于從我嘴里冒出的熠熠生輝的英語表現(xiàn)出茫然的表情。
我只是想去要一張地圖而已,map,就是這個東西,這個只有三個字母,一個音節(jié),但是全機場的人都不知道m(xù)ap。
那一刻我開始隱隱覺得自己的俄羅斯之旅恐怕會有點兒不妙。結(jié)果的確不太妙——但是我也并沒有死啊。非但沒有死,也沒有挨餓,也沒有露宿街頭,也沒有找不到紅場,更加沒有找不到克里姆林宮和伏爾加河。我甚至還成功完成了到“警察局報警,同時向警察行賄”這樣高難度的動作。一切,都全靠我那嘴熠熠生輝,但是沒人能夠聽得懂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