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位博士畢業(yè)后,去了一家研究所,并僅憑一己之力,研發(fā)了一項重要技術。因為覺得研究所給自己待遇太差,不久,他就跳槽到一家私營企業(yè),并以那項技術為條件,技術入股這家私企,并擔任了公司的副總經理。還沒到3年,他又如法炮制帶著公司機密跳槽了。
就這樣,他一共背叛了五六家公司,他的“光輝形象”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在職場傳播,一些大公司知道后,不再用他。過了很久,這位博士才幡然醒悟,原來損失最嚴重的并不是那些企業(yè),而是他自己。因為被貼上了“背叛者”的標簽,他被許多企業(yè)列入了黑名單,幾乎每一個老板對他的回答都是:“絕對不會聘用你?!?/p>
俗語講好聚好散,個人離開公司是個人和公司雙向的決定,本無任何問題,但是背叛自己的公司,拿著商業(yè)機密投奔其他人,已經反映的不是工作能力問題了,而是這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問題。
我們發(fā)現,在應聘公司職位的時候往往都是人事經理先進行面試,他們的作用就是要從道德品質這個最基本的要求上把關,如果一個求職者本身就有道德品質問題,那長期來看只能是對企業(yè)弊大于利的。所以,不會有企業(yè)愿意雇用思想道德品質上有問題的人。
■ 二、不忠誠的壞處。
我們在旅游的時候可以走馬觀花,一個地方也許只待上一天,如果不喜歡哪里,那以后不來便是了。工作卻不是這樣,工作占用一個人一生大部分的時間,甚至一個人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投入了一家公司。
就算這位“雙料博士”沒有出賣前任公司的技術秘密,僅僅是頻繁跳槽,也是在給自己的簡歷上減分。
電視上經常演一些求職類節(jié)目,老板或者經理們看完一個人的簡歷,往往最關心的問題是“你為什么一年內換了3家公司?”一個心態(tài)這么浮躁的人,誰能保證自己的公司可以留住他?短期來看,求職者也許無所謂,但是長遠來看,沒有公司愿意接手這樣的“定時炸彈”,最后的結果是遭到整個行業(yè)的封殺。
當然你可以辯駁說,我轉行總可以吧。從更長遠來看,10年內如果換了10個行業(yè),恐怕以后什么行業(yè)都不會再要你了,那真是自己給自己逼得走投無路了。
Think+(延伸思考):
■ 一、如何提高在職員工的忠誠度?
我們知道,喬布斯的脾氣是出了名的壞,經常指責手下的員工。而且蘋果公司員工的薪水也未必比其他公司高很多,但是那些天才的工程師們,還是對喬布斯忠心耿耿,這是因為喬布斯為大家樹立了一個理想化的價值觀:“我們要改變世界”。用獨特的員工可以認同的價值觀來增加公司的魅力。同樣,員工自身也應該看到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當出現矛盾或者誘惑的時候,認清自己的價值觀和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才能保持忠誠。
■ 二、忠誠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忠誠當然是占首位的,沒有“忠誠”這一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力”只能是雙刃劍——可以為你所用,也可以為他人所用。沒有忠誠度的“能力”是個不確定因素,他可能會帶來利益,也可能帶來巨大損失,相較于此,能力不是足夠強,但是忠誠于企業(yè)、表現穩(wěn)定的員工,可以持續(xù)為企業(yè)帶來好處,這些好處也是確定的。